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天气预报真不能报40℃?封顶就39℃?天气预报里的温度到底是怎么测出来的?今天就跟随着记者的脚步去宜昌国家天气雷达站一探究竟吧!
高山之巅的“千里眼”
记者登上了城区海拔最高的建筑——宜昌国家天气雷达站,探秘天气的秘密。
2014年,雷达站搬至黑虎山,占地10亩,海拔高度达249米,楼身高97米,制高点达346米,楼顶雷达天线如同一双“大眼睛”能“看”到460公里远。
“为什么雷达站总建在偏远高处?”面对记者的疑问,宜昌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副主任陈星解释道,“这里是宜昌制高点,能越过建筑物和高山,精准探测空中环境。”
8.5米巨型雷达
雷达站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顶部的白色球体。趁着检修短暂的时间空档,记者随工作人员钻进内部一探究竟,一个直径8.5米的巨型雷达映入眼帘。
“我一个人居然能推动它!”记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亲自体验雷达天线的转动。陈星介绍,这台雷达每6分钟完成一次扫描,从0.5度逐步抬升至19.5度,全天候捕捉天气数据。
站在雷达站顶楼,宜昌全景尽收眼底。陈星指向远处的观象台,“那里藏着真正‘拿捏’气温的设备。”
天气预报不报40℃?
“网友总问,天气预报真的不能报40℃吗?39℃封顶吗?”面对这个“灵魂拷问”,陈星带记者参观了观象台的百叶箱。
原来,测温设备就安装在离地1.5米高的百叶箱内,避免阳光直射或阴凉干扰,确保数据准确统一。“我们在百叶箱里面检测的是与外界相通的一个气体温度。因为有太阳直射的影响,我们体感的温度应该是要比百叶箱里的温度高一些的。”陈星说。
来源:三峡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