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吕宝颖 张吉根 戚小丽)暮色渐浓,7月17日的傍晚带着几分夏日的燥热,丹江口市牛河林区凤凰山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却顾不上歇脚,陪着市残联的专业人员,踏着余晖走进了梁山移民安置点谢大爷的家。这趟特殊的“家访”,是为了实地勘察,将家庭适老化改造的温暖政策落到实处。
81岁的谢大爷是凤凰山村一组的老住户,自搬迁到移民安置点后,便和老伴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相依为命。老两口靠着低保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简单朴素,可生活的重担,更多压在了谢大爷肩上。老伴不仅是肢体二级残疾,还受严重的肩周韧带粘连困扰,左边肩膀如同被无形的枷锁钉住,别说抬起来,就连轻微活动都疼得钻心。
“洗澡时,她得扶着墙一寸一寸挪,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厕所里,蹲下去就再也直不起腰,每次都得我使劲儿架着才能站起来。”谢大爷不紧不慢地说。村里干部每次走访,都能看到谢大爷小心翼翼地扶着老伴慢慢挪步的场景,那蹒跚的身影深深烙印在大家心里。于是,村干部主动操心,帮老两口申报了适老化改造,希望能为他们的生活减轻些负担。
一踏进谢大爷家,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卫生间。一块略显陈旧的布帘子随意地挡着门,墙角的水龙头还在断断续续地滴着水,地面也有些湿滑。“大爷您看,这卫生间得先铺个防滑垫,洗澡的时候能有个地方抓着借力,就不容易滑倒了;再装个太阳能热水器,这样热水随用随有,大妈就不用再费力用柴火烧水洗漱了。”市残联的工作人员一边拿着卷尺仔细测量尺寸,一边耐心地和谢大爷商量着。村委会的人则在一旁拿出本子,认真记下每一个需求:“墙上得安装个扶手,方便大妈起身,坐便椅也得准备一个,这样上厕所能轻松不少。”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为自家规划着,谢大爷的眼眶渐渐泛红,他紧紧拉着村干部的手,声音带着些许哽咽:“真是没想到啊,国家政策这么好,连我们洗澡、上厕所这些不起眼的难处都想到了。你们下班了还特意跑这一趟,比自家孩子想得还周到,这心里真是暖和极了!”
实地查看后,改造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卫生间加装安全扶手、添置坐便椅、安装新门,再装上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这些看似不大的改动,却精准地解决了老两口生活中的痛点。
“等改造好了,老伴洗澡就不用再怕摔了,我也能少操不少心。”谢大爷望着窗外,眼里充满了期待与憧憬。而这份让老人安心的踏实,正是凤凰山村干部们下班不歇脚的动力。政策好不好,关键看能不能真正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这也正是凤凰山村协助开展适老化改造的初衷,让像谢大爷这样的特殊家庭,在自家屋里就能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