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多方联动织密防线 筑牢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网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7-16 15:28:01

暑假如期而至,气温节节攀升,未成年人涉水、游泳行为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防止溺水事故发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同心协力,织密安全防护网,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家庭履行监护责任,筑牢安全“第一道关”。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需时刻绷紧安全弦。尽量避免让孩子单独到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危险水域附近玩耍或游泳,尤其在节假日、午后等重点时段,更要做到“视线不离开孩子”。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认清野外水域的危险,比如暗流、淤泥、水草等隐藏风险,牢记“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监护情况下戏水”。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正规的游泳馆游泳,既满足孩子的消暑需求,也能在专业教练指导下提升游泳技能,但即便在安全场所,也不能掉以轻心,需全程陪伴看护。

学校强化安全教育,做好假期安全引导。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要做好“衔接与延伸”在暑期来临前和假期中都要持续发挥作用。放假前,学校应通过主题班会、安全讲座、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集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学生“六不准”。假期中,学校可以通过班级群定期推送防溺水提醒、安全知识,组织线上安全打卡活动,督促学生和家长重视防溺水安全,并向家长发放《防溺水安全告知书》,明确家校双方的责任,提醒家长履行好监护义务,形成家校联动的防护网。

全社会构建“全方位防护网”,强化巡查与救援。社会各界需共同参与,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的假期环境。相关部门要对辖区内的危险水域进行全面排查,在河流、池塘等重点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加装防护栏、救生圈、长竹竿等安全设施,从物理层面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等多种渠道,普及防溺水知识和救援技巧,营造“人人关注防溺水、人人参与防溺水”的社会氛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防溺水工作没有“假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才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他们平安度过假期,健康成长。(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彭甜)

责任编辑:陈义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