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违规吃喝看似“杯盏小事”,实则是腐败滋生的“隐性通道”,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侵蚀政治生态根基。抵制违规吃喝,需从制度约束、思想教育、监督协同三方面精准发力,以铁的决心、严的举措筑牢抵制违规吃喝防线,方能持续敲响清正廉洁警钟,守护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扎紧制度笼子,划定行为红线。制度是遏制违规吃喝的“硬约束”。从制度层面抵制违规吃喝,核心在于通过明确规则、强化约束、完善流程,压缩违规空间,形成“不能违、不敢违”的刚性约束。需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纪律规定,明确违规吃喝的界定标准、表现形式和处理办法,消除模糊地带,堵住制度漏洞,让党员干部知边界、明底线。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审批、报销制度,杜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推行“阳光接待”制度,公开公务接待的事由、参与人员、费用明细等信息,接受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对顶风违纪者严肃问责,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既能从源头压缩违规吃喝的操作空间,也能让党员干部明确“可吃与不可吃”。
深化思想教育,筑牢拒腐根基。通过常态化开展党纪法规学习,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弘扬廉洁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元素,结合家风建设、主题党日活动,营造崇廉尚俭的浓厚氛围,利用典型案例剖析、廉政警示教育片、廉政党课等方式,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让清正廉洁理念入脑入心,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从思想深处拧紧廉洁自律的“总开关”,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人情往来”幌子下的利益诱惑。通过思想层面的持续发力,将纪律规矩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与道德自觉,从根源上消除违规吃喝的思想动因,实现从“被动约束”到“主动自律”的转变,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强化监督合力,织密监管网络。强化监督监管,需要以“严”字当头,从源头预防、过程管控、后果严惩等多环节发力,形成闭环治理。拓宽监督渠道,整合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力量,鼓励群众通过举报平台、热线等方式反映问题。对违规吃喝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通过多管齐下,持续发力,切实遏制违规吃喝现象,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抵制违规吃喝,既要靠制度约束,更要靠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根本上破除“吃喝文化”中的歪风陋习。唯有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抵制歪风、弘扬正气,才能让违规吃喝失去生存土壤,让清廉之风蔚然成风。(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彭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