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把小凳
37岁的周奎林
在家乡南漳的果园里
搭建起了“直播间”
这位曾经的工地打工者
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达人”
通过直播带货
不仅让家乡的农特产品走出了大山
更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在城关镇榆树岭村石板冲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内,记者看到,周奎林正仔细挑选着又大又饱满的“样品桃”,精心摆盘后,架起手机开启了当天的直播。
每天七点半准时直播一个半小时,下播后就去仓库打包发货。
今年37岁的周奎林是东巩镇人,此前一直在外地务工。去年,考虑到孩子即将升入初三需要陪伴,他选择回到家乡。出于对摄影的热爱,他经常拍摄家乡的山水田园风光分享到网络平台,意外引发了许多在外南漳游子的强烈共鸣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在网友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电商带货,宣传、销售家乡的农特产品。
在外边就特别想念家乡的味道。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把老家的特产寄给在外打工的乡亲们尝尝,感觉特别好。
刚开始,周奎林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在农户家收购香菇、土鸡蛋、蜂蜜等农产品,拍摄视频并发布在网上,但基本没有人看,订单也是屈指可数。
正当周奎林为流量发愁时,他从朋友处得知,南漳县就业训练中心将举办短视频免费培训,今年5月他报名参加了为期15天的培训班,从短视频拍摄、剪辑到直播带货运营进行全流程的系统学习。
15天的“闭关修炼”
周奎林get了新技能
️风景当背景:
家乡的绿水青山成了天然直播间
️“土话”讲故事:
用地道南漳方言,讲农户采摘、晾晒的鲜活故事
镜头有温度:
产品背后,聚焦乡亲们劳作的汗水和朴实笑容
这一转变,效果立竿见影
流量蹭蹭涨,订单哗哗来!
经过培训后,有七八个视频浏览量都过万,点赞量也高。半个月时间粉丝就涨了1700多人,现在每天订单稳定在50单以上。
如今的周奎林,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达人”:每天早上在直播间试吃讲解,下午到周边农户家收土特产,晚上打包发货忙到深夜。他的努力不仅让自己的电商事业有了起色,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今年通过他的直播宣传,来采摘的人多了,销量也上去了。经常有枣阳、宜城等周边的游客专门跑来采摘,给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
黄桃的爽口、香菇的醇香、羊不奶的清甜……这些带着“家乡烙印”的味道,通过周奎林的直播间,搭乘物流快车,被送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南漳人的手中,极大地慰藉了家乡游子的乡愁。
一部手机,一份乡情
周奎林点亮了家乡的新“销”路
期待更多有想法、有乡情的朋友
回乡创业,共绘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