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小空间”承载“大民生” 亲民化改造打造“幸福会客厅”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16:40:3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肖满、张青)“以前来社区办事像赶场,现在孩子在‘童悦湾’玩积木,等办事的工夫还能参加活动,社区真是想到我们心坎上了!”近日,在焕然一新的东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名前来办事的年轻妈妈感慨道。

今年以来,武汉市洪山区梨园街道东湖社区以“亲民、开放、共享”为核心理念,开展亲民化改造,全面升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让改造精准“滴灌”民生需求。

空间焕新,构筑全龄生活圈

屋檐下,融入“东湖”特色设计的打卡墙化身社区新坐标,吸引着周边居民前来合影留念,长条休闲凳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便捷的临时休息场所,外卖小哥歇脚时笑言“终于有地方喝口水、刷个单了!”

移步至大厅内,传统办事柜台已经拆除,全新打造的开放式“全岗通”综合服务台,联动社区网格员,实现需求收集、响应、调解的服务闭环。

融入东湖地域特色“浪花”“水波”元素形象墙,巧妙划分“聚贤堂”沙龙区、“童悦湾”亲子角、“创智坊”手作空间、“惠邻角”便民站等四大功能区域,让居民沉浸式参与社区治理活动。

治理破题,居民共议“我家名”

社区党委始终坚持让居民全程参与改造,以“共商共建共享”激活基层治理活力。为让空间功能布局更贴合居民需求,社区党委牵头召开4次居民代表会议,围绕功能分区、设施配置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充分吸纳合理建议。

同时,创新线上参与渠道,通过微信群、微邻里等平台推送设计方案,并发起“我为我家取个名”创意征集活动。活动得到居民热烈响应,共收到42条充满巧思的命名建议。

经过公开投票遴选,“童乐湾”“聚贤堂”“创智坊”“惠邻角”等既接地气又显温度的名称脱颖而出,最终挂牌上墙。从功能规划到空间命名,民主协商的理念贯穿改造全过程,不仅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翁”,更让改造后的空间充满生活气息与归属感。

成效凸显,小空间释放大活力

改造后的场地,85%区域面向居民开放,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日均来访人流量翻倍。覆盖全年龄段的老年书画课、青年创业沙龙、亲子手工课等同步开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针对婴幼儿家庭推出的“向日葵亲子小屋”系列课程,依托温馨专业的场地,提供科学早教与育儿支持,有效解决了年轻父母就近获取资源与社交的难题。直面双职工痛点的“暑期托管班”,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供安全看护与兴趣培养,切实缓解“看护难”。“支部主题党日”突破传统模式,在亲民化空间中融入志愿服务、居民议事、文化共享等内容,形式更开放、更接地气,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焕发新生,党群联系更加密切。

“这些多元化、常态化的活动,不仅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激活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社区凝聚力与认同感显著增强,也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居民‘愿进来、留得住、还想来’的温馨港湾。”东湖社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亲民化改造为新起点,持续探索服务新模式,努力建设成为居民心中更加温暖、便捷、有活力的社区家园。

责任编辑:高正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