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一枚鸭蛋大小的肿瘤,深藏于咽喉与颅底交界的“生命禁区”,与人体最重要的血管神经紧密缠绕——这曾是一位65岁老人挥之不去的噩梦。近日,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利用前沿微创技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新洲区在该领域高难度手术的成功范例。
65岁的张先生(化名)数月来持续遭受头昏、耳闷症状困扰,在神经内科就诊时,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其右侧咽旁间隙内隐匿着一个巨大肿物,体积达7cm×5cm,形似一枚完整的鸭蛋。该肿瘤上极已紧密毗邻颅底骨质,下极则呈侵袭性生长,将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及多组关键颅神经完全包绕。这个位于颅底深处的病变区域,因其错综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密集分布的神经血管网络,历来被外科界视为“手术禁区”。术中存在毫米级的偏差,就可能引发致死性大出血或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
面对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复杂病例,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耳鼻喉科迅速组建医疗团队,进行多轮详尽的术前讨论与模拟推演,在充分权衡各种术式利弊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经鼻-经口联合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的微创手术方案,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血管损伤、神经功能障碍等风险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
手术室内,在高清内镜系统提供的放大立体视野下,医生们在方寸之间的狭小腔隙内进行着毫米级的精细操作,凭借器械独特的精准切割与即时止血特性,在肿瘤与纵横交错的血管神经丛之间游刃有余地分离。经过长达6小时的持续奋战,这颗深埋于“外科雷区”的巨大肿瘤终于被完整摘除,术中出血量精准控制在100毫升以内。
主治医生介绍,创新的内镜微创技术,手术全程通过自然腔道完成,体表未遗留任何手术疤痕,实现了功能保全与美观效果的双重目标。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下,老人术后各项生理指标均快速恢复正常。“没想到这么大的肿瘤,不开刀就能治好,医生们真是妙手回春!”出院时,这位年过花甲的患者难掩激动之情。
据该医院介绍,目前武汉市具备独立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不超过5家,受限于设备与技术,以往类似患者多需转诊。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新洲区首次具备此类肿瘤的本地化救治能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汪珊英 王静 万吴汉徽)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