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岸稳了水清了!新洲涨渡湖筑起水上森林保护生态屏障
湖北日报 2025-07-07 16:40:35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苏娟、何小婧、叶东辉)7月7日,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湿地,一道崭新的水上森林绿色堤坝将生命线拱卫其中。这是刚刚投用的涨渡湖岸线生态修复屏障。

晨曦微露,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上森林被薄雾轻笼。成群的鹭鸟掠过如镜的水面,精准地落向郁郁葱葱的池杉林冠——那是它们世代繁衍的家园。作为新洲区市级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这道水上森林生态屏障总投资137.71万元,生态驳岸长563米,牢牢锁住生态系统核心区域的水土保护,其中543米采用耐腐杉木桩加固,20米创新性地结合杉木桩与天然置石,既稳固了岸基,也为底栖生物营造了多样化的栖息孔隙。

640 (1).jpg

“修复的水上森林正是鹭鸟繁殖地和巡护路线的关键节点。”涨渡湖街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这些区域存在岸线侵蚀、水土流失的风险,暴雨时外围的地表径流可能裹挟污染物直接威胁水上森林的根部。现在,杉木桩驳岸发挥了生态滤网和防护堤的作用,有效阻隔污染,保护了水体的清洁和稳定,直接惠及依赖这片水域生存的鸟类和鱼类。”

常绿鸢尾、花叶蔓长春、南天竹、黄菖蒲、金钟花等乡土植物扎根岸边,一片片新绿生机盎然,撒播的百慕大草籽早已萌发,形成致密的草毯。2907平方米的植被“复兴”工程与水岸修复相辅相成。这些根茎发达的植物,牢牢抓住土壤,极大增强了岸线的抗冲刷能力,并为昆虫、两栖类湿地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食物源。

640 (2).jpg

与此同时,巡护栈道系统也焕然一新。380块老旧地板被更换,750平方米护栏经过精心打磨并重新涂刷环保木油,安全性和美观度显著提升。栈道尽头,一座扩建的观鸟平台(长5.2m、宽4.6m)正成为爱鸟人士的新宠。

涨渡湖湿地是长江中游距离长江干流最近的湿地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有221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包括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更是武汉地区最大的鹭鸟繁殖基地,栖息着37种鹭鸟。如今,这项生态修复工程,是新洲区精准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筑牢生态屏障的“绣花功夫”,编织着武汉东北部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网络最基础的经纬。

责任编辑:刘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