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支点财经记者 郑玮 林楠)7月4日,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武汉东湖宾馆开幕,现场,鄂台经贸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139.75亿元。
签约项目涵盖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文化旅游、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其中,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4个,超过5亿元的项目有6个。
台资企业超颖电子在黄石投资40亿元
作为台资企业家代表,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铭宏对湖北的营商环境大加赞赏。
他介绍,超颖电子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
“超颖电子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湖北省、黄石市及黄石经开区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以及湖北省台办、黄石市台办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演讲开场,他介绍,2015年,基于对黄石产业环境的认可,公司计划在黄石投资6亿美元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
在项目建设初期,黄石市政府为超颖电子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的保姆式服务,从公司招工用工,到创新研发等各方面支持公司发展。项目从2016年9月开工建设,到2017年10月投入生产,只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量产,并于2018年10月转入全面盈利阶段,项目创造了超颖电子所投项目三个“最”——建设速度最快、投产最快、获利最早。
2019年,超颖电子又追加3亿美元投资建设高阶线路板项目。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累计在黄石投资40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额31.94亿元、进出口额10.7亿元、利润2.08亿元、缴纳税收9677.35万元。公司先后获国家绿色工厂、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两场专题会议热议人工智能
此次活动的热门话题,当属人工智能。
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设置了两场人工智能相关活动,分别是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和光谷人工智能投融资对接会。
在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晖介绍,武汉市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截至2024年,全市的人工智能企业有1300多家,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了700亿元,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2家,上市企业29家。在高速光模块、智能芯片、高性能计算、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
孟晖表示,台湾企业在半导体、精密制造等硬件领域具有优势,武汉企业在AI算法、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方面具有竞争力,交流会以“聚光谷芯动能 铸两岸智未来”为主题,为参会者提供了探讨合作的平台,希望通过活动能够让两岸进一步加深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认识,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这次是我第一次随台湾周活动到武汉,会重点考察武汉的人工智能相关项目。”富思人工智能董事长张凯钧介绍,公司研发、生产AI人工智能一体机,在教育科技、绿色金融等五大关键产业有所应用。湖北有人工智能的人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未来,公司计划在湖北开展20个AI相关项目,帮助100家企业进行人工智能转型,公司还计划设置两岸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更多的人工智能项目落在湖北。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沈阳东介绍,台湾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领先,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比如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工艺,让人工智能芯片实现更高性能。联发科设计了AI芯片,为智能手机等设备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期待未来,东湖高新区成为台湾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承载区。
7月4日下午,作为合作交流会分会场,光谷还同步举办人工智能专场投融资对接会。爱楷医疗、星河智源、豆听科技、数命科技、库柏特、热热数据6家企业进行了路演,来自台湾的和利资本、弘信资本、巨禾资本等投资机构与路演项目进行了交流和对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