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孝感观察 | “孝着办”的增值密码:省时省力+省心省钱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7-04 10:37:25

2025.6.26《湖北日报》孝感观察

孝感市民之家北门的“孝着办”帮办代办服务台。

编者按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孝感市创新实施“孝着办”营商环境建设十大行动,以控制成本为核心、“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培育产业生态为重点,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累计降成本超20亿元,获评全国产业名片打造城市、“政务服务增值改革典范单位”,该市“五证同发”“免申办”等创新举措在全省推广。

当前,孝感正深入推进以“五办”(“马上办”“一次办”“极简办”“就近办”“安全办”)为核心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着力打造“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有诺必践”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办事到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党委、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亮丽名片。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陈峥嵘 汤凯 彭瑶 卢金涛

今年5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数字政务博览会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交流会上,孝感市政数局一举摘得“政务服务增值改革典范单位”和“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案例单位”两项荣誉。这背后,是孝感政务服务从“便捷办”向“增值办”的华丽跨越——2024年以来,孝感市政数局直击群众和企业办事痛点堵点,以创新举措推动马上办、一次办、极简办、就近办、安全办,让“孝着办”品牌愈发闪亮。

“一窗通办”破梗阻

群众办事从多头跑变一次办

走进孝感市民之家,办事大厅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取号量、办理时长、满意度评价等信息。在社会事务综合窗口前,市民王先生仅用10分钟就办妥了退休相关手续。“以前办个事要跑三四个窗口,材料反复交,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他感慨道。

曾几何时,“流程多、材料多、跑动多”是办事常态,群众进大厅常“一头雾水”;窗口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态度生硬,“脸难看、事难办”的刻板印象挥之不去。

2023年,孝感市民之家“一窗通办”改革落地生根:变部门受理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改革后,大厅办事区域整合为6个,窗口减少25个,人员精简57人。定岗的82名窗口人员统一管理、培训、考核,服务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群众在任一窗口即可无差别办理该区域所有业务,等候时间大幅缩短,实现办事“只进一门、只找一人、只跑一次”。

“数据跑路”让堵点变通途。过去,办理不动产交易登记需向交易、税务、登记等多个部门重复提交合同、测绘成果等材料。孝感市全力推进电子证照归集应用,将2019年前的历史证照电子化入库,此后所有办件结果强制电子化。目前,221类160.6万本证照已入库共享。同时,孝感打造“无证明城市”,推动100本高频电子证照免提交,实行告知承诺和在线核验。

企业同样感受深切。2024年2月,孝感推行“认定类”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通过信息共享、高效审核,符合条件的企业免申报直接享受资金红利,破解了政策落地难、兑现慢的顽疾。

代办专员解难题

企业省下300万元交易费

推进就近办、下沉办,实现服务不止于窗口之内。2024年9月,孝感市政数局联合市高新区及相关部门,组建企业代办工作专班,主动对接市级重大招商工业项目,从企业视角出发,提供从“上门办”到“帮代办”的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专班已服务113家企业,办结190件涉企代办业务,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

湖北澄之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深有体会。“没有代办专员,联合验收会耗掉我们大量精力!”公司总经理助理朱云霞坦言。2024年9月,公司新厂建设基本完工准备验收时,代办专员介入梳理清单,发现人防报建和海绵城市建设存在资料缺失、手续不全、施工未做等“硬伤”。

“项目初期不了解政策,遗漏了手续和建设费。”朱云霞当时忧心忡忡。代办专员立即带着企业方前往市人防办、市海绵办协调,最终商定补救方案:补缴人防易地建设费,完善手续;在已完工绿化区以最小成本增补海绵设施。代办专员还条目式地指导企业准备材料,进行预演模拟。5月中旬提交申请时,代办专员全程指导填报。“仅两周便拿到联合验收合格证,少走了太多弯路!”朱云霞感激不已。

代办的“增值”更体现在真金白银的节省上。去年11月,湖北展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未办理排污许可证而面临停产。该公司年产规模大,污染物排放种类多,代办专员调研发现:办理许可证前需在湖北省排污权交易平台竞拍指标,初步测算,费用高达500万元。

企业流动资金吃紧。代办专员积极协调,争取到“边生产边筹款”的缓冲期,并紧盯交易平台动态。得知周末可能释放低价指标后,代办专员立即提醒企业把握时机,尽快采取行动。经过多轮策略性竞拍(大排量指标低价拍、小排量指标高价拍),企业最终以186万元成功购得全部指标。

“比预算省了近300万元,太满意了!”公司办公室主任陈瑞的喜悦溢于言表。代办专员的专业运作,为企业节省了宝贵资金。

数字赋能“零跑腿”

新生儿落户5天办结所有事

孝感市以数字化拓展服务边界,打造“泛在可及”的政务服务体系,让高效便捷触手可及。

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湖北政务服务网,孝感市、县两级294家单位共认领发布1.6万个事项,政府部门“一张清单管到底”、群众企业“一张清单办完事”。其核心抓手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部门联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实现环节、材料、时间、成本“四减”的极简办事模式。

全力推进“一类事”一次办,新生儿出生相关证件办理是典型例证。过去,涉及7个环节、跑动10次、提交24份材料、耗时41个工作日。如今,通过优化办事条件、简化办事流程、搭建办事平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实现线上“零跑腿”、线下“跑一次”,仅需提交6份材料。在医院即可一次性申请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并联审批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

智能办也广泛应用在政务大厅。打开“孝感市民之家”微信公众号,网上综合服务大厅清晰呈现14个高频服务入口。今年3月上线的增值服务中,湖北省首个基于DeepSeek的政务服务AI数字人尤为亮眼。“请问社保转移怎么办?”面对市民咨询,“她”以拟人化、情感化的语言微笑应答,政策咨询、流程指引充满人情味,也为特殊群体提供了便捷通道。

便利性还在延伸。为了推进马上办、零跑动,针对仍需核验原件的业务(如档案调出、老年优待证等),孝感市政数局正在试运行“办事云点单”。群众在线点单,即有快递上门取件,将材料直送窗口;办结后,结果免费寄回。

6月17日,在武汉工作的李梁柱通过“办事云点单”申请办理毕业生档案调出。上传调档函、身份证、毕业证书材料后,孝感市教育局当天审核办结,并将《个人学籍档案》免费寄到他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

孝感市政数局政务服务科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8月推行免费邮寄以来,孝感市民之家已寄件21659件,为群众节省费用超24万元。

此外,孝感还开通了“政务+直播”云上服务模式,通过抖音号制作《政务小知识》短视频、直播解读政策,持续延伸服务触角,让“孝着办”的品牌温度和效能深入人心,为营商环境持续“增值”。


把办公室搬进厂区

孝感驻企专班全方位护航重点项目

孝感市人社部门举行招聘会,帮助楚能新能源等重点企业解决招工难题。 (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桐、通讯员李青松)“奔赴三省为公司追回被骗资金,还帮公司解决了招工难题,这样的服务让我们在孝感发展更有底气!”6月18日,楚能新能源副总经理李雅婷谈起孝感的驻企服务时连连点赞。

去年12月25日,驻企服务民警买强在例行走访时发现江苏某公司招标中的猫腻,楚能480万元投标保证金可能要打水漂。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公安立即行动,当天就完成立案。专案组民警多次奔赴江苏,在寒冬腊月里蹲守取证,终于在2月21日将犯罪嫌疑人金某抓获归案。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河南、海南等地,硬是把480万元被骗资金一分不少地追了回来。

这仅仅是孝感创新驻企服务的一个生动案例。为护航这个投资150亿元的重点项目,孝感市营商办去年12月19日牵头法院、检察院、公安等6部门在楚能公司设立了驻企服务办公室,把服务送进了企业。

在这里,人社局的招工小分队玩起了新花样:通过“就在孝感”平台为企业精准匹配求职者,还搞起了时髦的直播带岗;法院的法律诊疗团定期为企业把脉问诊;市场监管局的设备管家帮着建立特种设备健康档案;消防安全教官把培训课堂搬进了生产车间。

“以前是我们跑部门,现在是部门驻企业,这种零距离服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李雅婷说。如今,这种把办公室搬到厂区的服务模式,正成为孝感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新名片。


孝感“柔性执法十条”获全省推介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桐、通讯员李青松)“我市创新实施的柔性执法十条措施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向全省推介。”近日孝感市召开的“孝着办”营商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孝感市司法局副局长陈远杰通报了该市柔性执法开展成效。

2022年以来,该市通过建立四项清单(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强制),创新推行首违不罚、学法抵罚、从轻减轻等柔性执法十条措施,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执法不是找碴,而是帮企业排雷。”去年,孝昌县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发现一家企业存在环评手续“未批先建”违法行为,鉴于其属初次违法,且无实际污染,执法人员依据“首违不罚”规定,指导企业完成整改并“学法抵罚”,免予行政罚款,避免了企业因信用问题影响发展。

孝感生态环境部门还创立“环境医院”,聘请环保专家免费为企业“把脉问诊”。去年,专家在一家防水材料生产企业走访时发现,罐车里的原材料打入储料罐时发生废气外泄,及时指导企业安装了排气管道。企业负责人感叹:“以前怕环保部门来,现在欢迎他们来。”

截至今年5月底,孝感市共办理不予处罚案件9000余件、减轻处罚案件7000余件、从轻处罚案件1.3万余件、不予行政强制案件56件,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处理行政案件28.5万余件。


孝感“双会机制”精准助企解难题

早餐会解燃眉急 恳谈会谋长远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李青松 汪云周

“90亩扩建用地终于有着落了,早餐会救了急!”近日,汉川天屿湖旅游度假区负责人点赞孝感“孝着办”政企早餐会。4月提出用地需求后,汉川市火速协调土地并完成审批,为该度假区创建国家级度假区扫清了一大障碍。

这样的高效服务已成常态。2023年以来,孝感创新推出“早餐会+恳谈会”双轮驱动机制:早餐会高频次破解个性问题,恳谈会系统化解行业共性难题。

早餐会送“及时雨”

米婆婆缺抵押获授信2600万元

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扩产缺资金。3月的一次早餐会上,公司负责人直言“缺抵押物难贷款”,市领导当场要求“1天交办、1周反馈”。

会后,市政府办、市营商办紧急与金融机构协商。邮储银行孝感市分行迅速成立服务团队,向上级行申请“科技金融批量贷”政策支持。结合米婆婆纳税信用、知识产权及5G智能化生产数据,为该公司授信2600万元。

2023年5月以来,以“高频次、小切口、闭环化”为特色,孝感政企早餐会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了“每月一主题、每周一调度、每事一督办”工作机制。每场早餐会,由1名市领导牵头,邀请3至5位企业家面对面餐叙,听取他们的诉求、建议。会后,市领导领衔破题,市营商办联合市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

截至今年6月13日,孝感共举办政企早餐会62场,服务企业210家,收集问题312个、建议54条,已解决问题308个。

恳谈会当“红娘”

中一科技就近串起产业链

“会上反映企业用能成本高,市政府立即调研,及时推出17条措施,将企业用能成本降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提及前年参加政企恳谈会的经历,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感触良多。

与早餐会不同,政企恳谈会更注重搭建深度交流平台,破解行业共性问题。

2023年7月以来,孝感先后召开闽商、粤商、浙商等外省商会恳谈会,以及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8场产业发展大会暨政企沟通恳谈会。邀请院士专家授课,帮企业指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搭建企业供需“直通车”,同步举办银企、校企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恳谈会当‘红娘’,帮我们就近扩大了朋友圈。”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世国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恳谈会上提出供应链本地化需求,政府当即组织对接,促成该公司牵手恒昌电工、大禹电气、楚能新能源等周边上下游企业,降低了成本,拓展了市场。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孝感市工商联与县市区联动,邀请产业集中度高的县(市、区)参与会议承办。

安陆市承办的食品加工恳谈会上,神丹公司、花中花农业等企业一举拿下1.74亿元贷款,源源食品、楚丰泉源农业等企业收获1.55亿元订单,楚丰泉源农业还与武汉轻工大学签约产学研项目。

截至今年5月底,孝感政企沟通恳谈会已举办14场,解决问题358个,帮助32家企业现场达成供需、校企、银企合作,促成千芝雅、海纳装备等知名企业来孝投资。


责任编辑:陈峥嵘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