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鹤峰铁炉:“支部有话说”联建活动 共商发展良策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14:19:55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吴婷 郭艳丽)7月2日,鹤峰县铁炉白族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联建特色实践——“支部有话说”座谈交流活动。全乡15个党支部推选的6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与会者涵盖党员骨干、本土企业家、返乡创业能手等多元主体,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核心议题碰撞思路,现场互动热烈。

活动开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于治涌代表政府汇报上半年工作,并勾勒了未来发展蓝图。在产业发展方面,他提到新引进改造的椪柑园,在产量稳定的情况下,收购价从1.5元提升至3元,显著增加了周边村民收入。在民生改善领域,乡卫生院新投入使用的彩超设备,已为300多位乡亲提供检查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

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代表聚焦多领域发展难题,结合自身实际踊跃发言,为铁炉白族乡高质量发展提出诸多宝贵建议。

82岁的老党员谷成悦,讲述起铁炉白族乡交通发展的变迁:“以前去县城要走大半天山路,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班车也开到了村口。”

从事水果种植的王功胜,带来了全乡水果产业的发展规划:“计划将全乡主产的5个水果品种扩展到13个,建议乡里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一起把铁炉水果的品牌打响。”

铁炉村党支部书记蔡永红分享了铁炉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我们村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去年的集体经济收益3.5万元,今年打算扩大规模。”

退休干部于盈钦认为:“回风线、铁麻线这两条主干道是咱们乡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现在部分路段路基损毁严重,雨季经常塌方,严重影响农产品运输。建议乡里尽快争取项目资金,启动这两条道路的改扩建工程,修通后能让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40%,成本降低15%。”

从事茶叶加工的企业家谷海燕也补充道:“公司往外运输茶叶10多年了,这两条路每年因路况问题导致的货损超过万元,建议同步规划错车道和避险港湾,保障运输安全。”

返乡创业能手张恒则带来了一份产业融合方案,他提出:“我们乡既有优质茶园,也有连片果园和水稻田,完全可以打造‘茶果旅’立体农业模式。比如在茶园里套种果树,水稻田套种油菜,再开发茶叶炒制体验、水果采摘、稻田认养等农旅项目。我们和农户一起算过账,这样一亩地的综合收益能从3000元提升到5000元以上。”

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远平反映:“泉峪村3组常年面临水源性缺水问题,尤其是旱季,村民要去3公里外挑水。经排查,村后山体有一处溪流水质达到饮用标准,建议乡里投资建设提灌站和蓄水池,彻底解决20户人的饮水难题。”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乡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现场一一回应,并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推动建议落地实施。

“此次座谈交流活动意义重大,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乡党委政府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把座谈成果充分融入全乡的发展规划中。”乡党委书记游钊强调,全乡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凝聚合力,主动担当、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此次座谈交流活动是铁炉白族乡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在基层落实的一次特色实践。通过搭建跨支部协商平台,有效激发各基层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现场共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其中水利设施升级、茶果文旅产业融合等已纳入乡级重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主体与实施路径。

“后续我们将继续深化产业链联建、村企共建、治理联动等党建联建新模式,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组织保障。”乡党委组织委员殷伟表示。

责任编辑:刘昌本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