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住楼房,吹空调!英山天麻工厂化栽培亩产提高一半
湖北日报 2025-06-30 18:36:30



6593147F009D3C8704A5BEB4CDA05932.jpg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吴滕钰、雷露)6月30日,英山县石头咀镇,湖北立创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培养车间,排列整齐的栽培架上,一簇簇“天麻宝宝”在“土被子”包裹下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李自立一脸自豪,“我们终于突破了天麻工厂化栽培技术,产出的天麻不但品质好,亩产还能提高一半以上。”

英山是全国中药材主要生产区和出口基地,所产茯苓、天麻品质上佳。过去,村民在露天种植天麻,以杂木作菌材,不但产出受天气影响,而且对木材资源消耗大。一旦天麻生长期遇到高温、干旱、病虫害,就会减收减产。

工厂化栽培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利用成套设施和综合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实现像工业一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023年起,立创公司联合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联合攻关天麻工厂化栽培技术。经过反复试验,专家组研发出以木屑、玉米芯(粉)、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的代料配方,取代以杂木为主的传统代料配方,把天麻从露天栽培转为代料筐栽;又新建恒温车间,安装立体栽培架、水管、电扇、空调、灯带、加湿器等设施,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精确控制,让天麻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

“这是3月19日下的天麻菌种,现在长得多好,7月下旬可出货,市场上都排队等着要。”李自立介绍,采用代料筐栽天麻,每亩至少节约木材3至5立方米,天麻生长周期从两年缩短到半年左右。整个60平方米的培养车间通过立体种植,亩产大幅提升,还较好解决了品控问题。目前天麻市价15元一斤,车间内每筐天麻产值过百元,效益可观。

李自立计划再投产一个600平方米全自动生产车间,实现从天麻菌种生产、培育种植、干鲜成品加工的完整闭环产业链条,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菌种支持,带动共同增收。

责任编辑:崔逾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