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日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盖茨基金会与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外事司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非稻米价值链合作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来自多个国家政府部门、驻华使馆、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团体的1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稻米作为非洲地区的基础性粮食作物,在保障当地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非洲水稻产业仍以小农户经营为主体模式,这些生产者面临着全方位的发展制约,加上日益凸显的气候变化影响与传统市场机制缺陷相互叠加,水稻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放大。
中国通过长期实践,在稻米生产、加工、仓储、产后减损和机械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水稻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转型和脱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中非稻米价值链合作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发展潜力。
本次研讨会聚焦“共筑繁荣,开创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旨在深化中非在稻米价值链领域的技术交流、政策对话和投资机会,以增强非洲稻米价值链的韧性与生产力。
研讨会举办专门会议,回顾西非水稻价值链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重点介绍了稻米加工线和小钢仓在科特迪瓦、几内亚的应用成果。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非洲科学院院士费利克斯·达科拉、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等3名专家作主旨发言。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诺门贾纳哈里·维克多、喀麦隆农业调查与统计司司长安德烈·姆巴伊拉诺吉、世界粮食计划署几内亚地区办主任伯纳德·德拉穆等15名嘉宾围绕“中非农业合作的政策机遇与挑战”“创新合作,良种、农机与产业发展的投资机遇”“赋能小农,提升稻米价值链韧性和生产力”等主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围绕“中非稻米价值链的新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来自非洲政府及产业部门、中国农业投资企业、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的16名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垦对外经济交流中心受邀参会。锦绣华农武汉公司、湖北联丰海外农业开发公司的参会代表分别介绍了在塞拉利昂、莫桑比克的发展情况。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