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充值卡”变“糟心卡”?法院出手了! ——麻城市人民法院三河口法庭调解一起“美发店跑路”纠纷,法官提醒:这种“坑”别踩!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6-30 18:16:26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佳慧)“充1000送500,活动只有3天!”

这种促销话术是不是很耳熟?90后的朱某就中了招,没想到钱刚充进卡里,理发店老板竟“卷铺盖跑路”了!近日,麻城市人民法院三河口法庭成功调解这起“预付卡陷阱”纠纷,法官的调解过程堪比“破案”,结局却让人直呼解气!

案情回顾:充值容易退款难,商家“玩消失”

2024年,原告朱某在被告余某经营的美发馆办理了一张价值1088元的充值卡,并享受了部分服务。然而,2025年初,被告以“装修”为由暂停营业,实际却悄悄注销了店铺,导致朱某卡内剩余的838元无法使用。更糟的是,余某还注销了手机号,彻底“失联”。朱某多次尝试联系未果,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后,被告知店铺已注销,行政途径无法解决纠纷。无奈之下,朱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退还剩余充值款,并主张其存在欺诈行为,要求“退一赔三”及赔偿误工费等共计4000余元。

法官“破案式”调解:辗转寻人,化解纠纷

三河口法庭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刘惠芳发现被告余某电话已注销,直接联系困难。为尽快解决纠纷,法庭委托特聘调解员介入。调解员通过多方走访,最终联系到被告所在村委会,在村干部协助下找到了余某的新联系方式。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和调解员从法律和情理两方面入手,向余某释明其作为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以及未履行告知义务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同时,法官也向朱某解释了诉讼风险和调解的优势。经过耐心沟通,双方达成一致:被告余某自愿退还剩余充值款838元,原告朱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预付卡消费需警惕“跑路陷阱

近年来,美容美发、健身等行业普遍采用预付卡模式,但因经营者突然停业、跑路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否则应退还预付款。本案中,三河口法庭通过“调解员+基层组织”联动机制,高效化解矛盾,既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也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下一步,麻城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职能,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温馨提示】:

1、谨慎选择大额预付卡,避免一次性充值过高金额;

2、留存消费凭证,定期核对余额;

3、遇到商家异常停业,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责任编辑:曹雯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