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防溺水不是喊口号,是给娃娃们穿“救生衣”!——汉川市防溺水一线声音实录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6-30 10:26: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砚文、李博、金世纪)“老张家孙子,别在渠边耍!昨天发的防溺水扇子拿回家没?上面印着‘六不准’咧!”汉川市马口镇社区王姐顶着烈日巡查,汗湿的红马甲紧贴后背。“我们和学校老师组了‘巡河队’,放学点儿就守在水塘边。娃们嫌我啰唆?那也比出事强!”

在汉川,防溺水不是停留在纸面的口号,而是浸润在社区、校园、家庭每个角落的务实行动。

教育+体验,织密“认知防护网”

“头埋进水里,憋住气!对,就这样!”天屿湖实验学校泳池边,吕教练托着学生肚子教学,“光讲理论哪行?得让娃们亲身体验,呛过水才知道怕!”该校将游泳技能和心肺复苏纳入课程,把安全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救能力。

安全意识的种子也在孩子心中悄然扎根。马口中学小雅在安全课上抢答:“视频里救人的方法错啦!应该喊大人!社工站姐姐教了:扔空水瓶都能当救生圈!”孩子们甚至自编顺口溜相互提醒:“野塘水深藏暗鬼,喊人报警莫下水!”

责任+守护,筑牢“监护责任堤”

“老师您放心!这告知书我按手印!”回龙镇小峰爷爷攥着笔的手微微颤抖,“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我一定盯紧这小泥猴!他要去玩水,我扛锄头跟着!”校长补充道:“村里广播天天放‘知去向、知同伴’,咱得对得起这签名。”

安全责任正转化为家长群里的“花式监管”:视频查岗、邻里守望,甚至为“重点对象”穿上醒目的荧光衣。一位三年级家长坦言:“签了承诺书,我们一起担责任!”村干部态度更加坚定:“以前嫌麻烦,现在巡查看见孩子就吼,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预防+应急,拧紧“生命保障阀”

“瞧见这竹竿没?去年用它救过俩孩子!”家春秋应急救援队老汪拍着应急救援车上的装备,“现在全市危险水域都配齐了‘四个一’(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竿),但最好别用上!孩子们啊——”他突然朝远处喊道:“穿校服那几个!别在闸口摸鱼!”

基层智慧也在不断涌现:田二河镇教师将“六不准”编成皮筋歌谣;刘家台小学学生穿着救生衣考试,直观理解浮力原理。湖边住户的手机里,救援队电话已设为第一位,“关键时刻,这比外卖快!”

截至今年6月底,汉川市11万余名师生参与实战演练,20万份告知书送达千家万户,200多处危险水域警示牌全部到位。正如老汪朴素的誓言:“咱汉川人护娃,就像汉江堤防汛,一寸都不能松!”

每一句叮咛、每一次巡查、每一件救生衣,都在为生命构筑最坚韧的防线。

(编辑:陈思 制作:鄢荻 审核:何梦)

责任编辑:韩荣梅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