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梁欣)陈荣胜,1999年投身教育事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咸宁高新实验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从教二十余载,他先后荣获“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咸宁市优秀校长”等称号。他始终围绕学校发展大局,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扎实的作风和出色的业绩赢得了广泛赞誉。
以“德”当先,以身垂范
陈荣胜深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他始终铭记教师本色,将“科学治校、以德施教”视为第一要务。他事业心强、责任感重,以校为家,忘我工作,坚持早出晚归,心系校园,节假日亦牵挂学校平安。其爱岗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校领导班子,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他恪守“公生明,廉生威”的信条,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处事公正,公私分明,从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评优评先时,他总是主动将荣誉让给一线教师,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师生敬重。
以“能”立本,科学治校
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陈荣胜始终忠于教育事业,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能力素养。他以开阔视野和前瞻眼光,引领学校稳扎稳打向优质中学迈进。他认为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以制度管理人”。任职两年内,他推动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现了严谨务实与创新求变的理念,形成了依章办事、高效运作的良性机制。他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强调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坚实后盾。狠抓“师德、师能”,要求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提升专业素养。既严格规范学风,更注重人文关怀与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注重时代性与实效性,通过课程、文化、实践、活动、管理、协同育人,提升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建立“重责任、重贡献、重实绩”的评价激励机制,提升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他大胆创新,推行“文化课+素养课”结合的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即使事务繁忙,他仍坚持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研讨。并主持制定了《高新外校工会工作实施方案》,高度重视教师心灵建设,营造充满仪式感和归属感的校园氛围。
以“勤”提效,真抓实干
作为学校的掌舵人,陈荣胜深知“勤”字当头的分量。他总揽全局,勤于思考,善于谋划,精于落实。他常静心思索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的得失,从宏观把握方向,于微观推动执行,精心规划学校未来发展蓝图,并以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现办学追求。他注重软硬件同步提升借咸宁创文契机,带领班子利用假期投入校园建设。斥资打造标准化录播室,翻新农耕园,升级食堂,为所有教室安装空调等,显著改善了近五千名师生的办公学习条件。他完善安全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讲座,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他大力支持教学教研活动,组织开发校本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师生篮球赛、体育节、联欢会等活动,搭建释放压力、展示自我、促进和谐的舞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以“绩”求进,硕果盈枝
陈荣胜情注教育,以身作则。在激烈的中考竞争中,他深入一线,与毕业班教师并肩作战,既严格要求,更倾注关怀。2024年,学校中考重点线录取率与平均分均跃居全区前列。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团结奋进,成绩斐然。2023年,学校荣获咸安区“五一”劳动奖状、咸宁市清廉学校、咸宁市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咸安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22年至今,学校相继成立咸安区黄琼班主任工作室、咸安黄琴语文工作室、高新外校语文工作室、英语工作室,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推动教联体协同发展。
陈荣胜常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自勉。他深知,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为国育才与无私奉献;担任校长,更意味着肩负重任与担当使命。他愿继续扎根教育沃土,立德树人,勤耕不辍,务实创新,为谱写教育发展的华美篇章不懈奋斗。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