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邓爽 董星星
浩如烟海的登记信息,“路人”行色的细微异常,搜查现场的意外声音,走访途中的几句“聊天”。这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员王臻东看来,都可能成为解决疑难案件的“突破口”。
“新洲区地形多山岭,人户分离、人员外流情况比较普遍,这个特点也导致我们院的执行案件很难通过常规手段找到被执行人。”王臻东介绍。
刚进法院时,王臻东曾在人民法庭工作过一年半,“那一年我既是书记员又是驾驶员,为送达法律文书,把辖区的三街一镇(三店、徐古、潘塘、凤凰镇)都跑遍了,最远跑到新洲区最东端的将军山山顶上找人,记得刚上山时警车还能爬坡,后面山路陡峭,车都不敢往上开了,我就爬上去找人,一趟就要耗费40多分钟。”王臻东说,人民法庭的工作经历磨炼了“脚力”,锻造了“韧性”,也增强了知难而进、百折不回的毅力。
300元民生小案也要较真
王臻东曾办理一起盗窃刑事案件的退赔执行,案件中,小卖部老板梅女士被盗窃300元。法院退案款时,卷宗中留存的手机号却早已“易主”。王臻东到案涉商铺走访调查,得知当初梅女士系在武汉租房创业,退租后房东也不知道她新的联系方式。
虽然案款不多,但王臻东认为,应该将梅女士的损失如数发放给她。
经过反复分析,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出租房所在社区居委会。在社区走访中,王臻东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信息:案发后该房屋更换过3位租户、小区多为租房陪读家庭、租期通常半年以上……他用圆珠笔圈出一条重要信息——社区会定期开展出租房屋摸排登记工作。
三年的登记信息有厚厚的一本,近数百页,王臻东一页页翻看,终于在潦草的字迹中,找到了梅女士亲笔填写的一个电话号码。
电话那头,梅女士语气充满了质疑,“法院怎么会为了300元来联系我?”她以为是诈骗电话。
王臻东非常理解,他通过发短信、添加微信好友、打视频电话“证明身份”,取得了梅女士的信任,最终将300元钱退还至梅女士的银行账户。
“为法官的工作水平和敬业精神点赞!”事后,梅女士专门打电话表示感谢。
一线磨砺出“职业直觉”
对于找人,王臻东总结道,“失联人就好比圆心,围绕这个点画圆,圈内便是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找到这一个个关联点,顺藤摸瓜,精选细筛,大多数失联人都能找到,整个过程很考验执行干警的眼力。”
数月前的一次“奇袭”,展现出王臻东办案的另一个侧面:沉着冷静、善于思考、有勇有谋。
成某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执行案的被执行人,拖欠支付李某1万余元劳务费三年多。
今年清明节前,王臻东一大早就带队出门寻找成某。在成某可能出现的一个村子,向路人打听成某住所时,发现这名抱着孩子散步的男子草草指路后,就抱着孩子一路小跑。直觉告诉王臻东:有蹊跷。“作为普通人,回答完之后,应该继续带着孩子散步,一般不会逃走,除非与案子有关联。”
王臻东和同事兵分两路:一路远远跟随男子,王臻东则继续寻找成某住所。
经过几番问询,王臻东发现男子指的竟是反方向!反侦察手段的暴露,让王臻东坚信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
成某果然不在家,家属称成某外出找事做,去向不明。同时跟随男子的同事向王臻东反馈:男子已乘车离村,神情紧张,似在躲避。
“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王臻东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带领团队佯装离开,并迅速赶到辖区派出所,调取成某户籍照片比对,发现男子就是成某。
午饭时分,村子里炊烟袅袅,王臻东杀了个“回马枪”,将得意忘形、正在家中和朋友推杯换盏的成某堵了个正着。
“查人找物是推进执行工作的关键一环,除了时间精力方面的比拼,更有经验的沉淀,脑力的较量。比如这场心理博弈,被执行人料定我们刚扑了空,短时间不会再上门,于是放松了警惕——这便是我们的最佳时机。”
被“奇袭”拘传回法院后,成某自觉理亏,一直埋头不说话,在王臻东的释法下,成某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拨通电话多方筹钱。当晚,1万余元欠款一次性付清。
这种对被执行人心理的精准把控,源于他多年在执行一线磨砺出的“职业直觉”。
凌晨出发执行任务,午夜押解返回法院,连夜审讯做笔录,通知申请人来法院组织调解,等候被执行人筹钱……如果遇到拒执者,王臻东要在羁押室整夜不合眼地看守。“白天不懂夜的黑”是他的日常工作写照,那张放在办公室的行军床,王臻东坦言用处不大,因为“忙起来没时间睡觉,还占地方。”
“执行工作没有捷径,唯有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有一次,得到长期在外打工的被执行人熊某回家的线索,王臻东带领法警前往其住所,熊某还没起床,称穿好衣服后马上开门,哪知熊某耍小聪明,玩起了“密室逃脱”。王臻东只好依法强制开门,可寻遍房屋各个角落,仍找不到人,外围巡查时却突然和藏身于架空层建筑垃圾堆里的熊某四目相接。
熊某自知逃不掉了,在法律的威慑下,主动还清欠款。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同事们无不对王臻东的勇气和胆识表示敬佩。
4年来,2600余起执行案件的历练,王臻东不断淬炼看问题的脑力,察线索的眼力,走基层的脚力,解决了一批查人找物难案,执行到位4.25亿余元。先后三年获评新洲区“优秀公务员”,荣获“荆楚雷霆2023武汉行动”专项执行活动个人嘉奖。
有人问王臻东,取得这些成绩有什么诀窍,他说,“干事创业只有学而会之、思而敏之、践而精进之,没有生而会之。每一个案件都是一堂课,我们只有在办案实践中淬炼,在克难攻坚里提能,才能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