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晨)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政绩考核作为组织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其科学性、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干部干事创业的成效。枣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的要求,立足本地实际,系统推进考核机制改革创新,构建起导向鲜明、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考核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目标导向,精简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枣阳市坚持“考重点、重点考”的原则,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实现全市重点工作部署与考核机制同频共振。2024年度,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和“项目建设年”活动要求,科学设置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12项指标和81个关键性、引领性指标,构建起导向鲜明、重点突出的考核指标体系。实施考核事项清单化管理,通过整合优化现有指标、强化日常监测预警、建立督查检查结果共享机制等举措,着力破解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等顽瘴痼疾,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全市高质量发展重点,优化完善考核指标,剔除常态化、过程性指标,考核指标较往年减少90%以上,切实为指标体系“瘦身”。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无感考核提质增效。积极探索“三无”考核新模式:无感、无痕、无形,推动考核从“看材料”向“看实效”转变,充分运用民生实事督查等各类日常性专项督查、检查结果,提高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佐证材料。在干部考核中,我们突出考人考事相结合,将真功实绩与组织评价相互印证。同时,为解决多头重复实地考核、多次扰动基层等问题,对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年度考核工作,由党委和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组成一支队伍,统一考核时间,一次完成考核,切实提升考核精准度。实地考核以综合考核为主,不重复进行其他形式的单项考核,进一步提高考核效率,减轻基层单位迎考压力。
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坚持考用结合原则,突出结果导向,构建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考核结果应用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培养使用紧密结合,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全面挂钩。针对考核暴露的能力短板开展精准培训,针对共性问题优化制度设计,通过考用结合、奖优罚劣,让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真正将政策导向转化为干部的行动自觉,确保“风向标”清晰指引。全面营造“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的干事创业氛围,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