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当阳野生松菌热销国内市场
湖北日报 2025-06-15 22:42:1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仁玺 通讯员尚雪芹 朱炳东

6月7日清晨,夜里一场夏雨过后,当阳市庙前镇的山林里,弥漫着泥土和松针的清香。村民们提着竹篓,三三两两走进山林,低头寻觅着刚刚破土而出的“山珍”,那一株株野生松菌犹如埋在林中的宝藏,等待人们前来发掘。

“看,这儿有一窝!”村民曹丹丹轻轻拨开覆盖的松针,几朵棕褐色的松菌簇拥在一起,菌盖饱满,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她熟练地把松菌从根部撬起,小心地放进竹篓,“今年雨水比去年好,松菌长得又大又密,一早上就能采五六斤。”

野生松菌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需在无污染、湿润温暖的环境中自然孕育,目前尚无法人工培育。庙前镇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5%,38万亩森林和10万亩湿地松是松菌生长的天然温床。

目前庙前镇境内野生松菌主要有黄丝菌、重阳菌等品类,每年5月底至6月初、9月底至10月初,雨后的山林里,一朵朵松菌如精灵般悄然冒出,吸引着村民们前来采收。

“我们这儿的松菌肉质厚实、香味浓郁,在市场上特别抢手。”正在林间采菌的秦新华笑着说,“采得勤快的话,一天能赚两三百元,一个季节下来收入很可观。”

据庙前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丰年松菌总产量可达60万斤左右,平均批发价每斤25元,终端市场售价每斤40至60元,年产值约3000万元,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每到采收季,该镇不少村民仅靠上山采松菌就能增收上万元,小小的松菌已成为当地一大“绿色产业”。

“喂!张大爹,今天松菌的收购价是35元一斤,我在村委会门口等您。”6月8日一大早,沙河村村干部汪虹霞就在和村民通话,她一边熟练地分拣着松菌,一边说到:“目前松菌产量不算特别高,所以收购价格会高一点。”

不一会儿,村委会门口就堆满了带着清香的松菌。“碰上丰收大年,一个季节下来能收2万多斤。”汪虹霞擦了擦汗说,量少的话村里会组织零售,量大的话就联系经销商来收购。

今年一进入6月,在当阳南正街菜市场的“彡柋王”野生菌经营部里,老板鲍芙蓉每天都忙着分拣、包装新鲜松菌,同时和团队打理“彡柋王绿色食材”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将松菌发往省外市场。她是土生土长的庙前镇人,从小对山里的特色山珍有着特别的偏爱与敏锐的嗅觉。

“庙前山好水美,有着这么多的野生松菌,我就想怎么做大一些,让周边老百姓都能跟着受益!”鲍芙蓉说,2013年,她和爱人一起创办了仙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17年注册品牌“彡柋王”,从最开始收购松菌到目前小有规模,她在这行已摸爬滚打20多年。每到松菌上市季节,鲍芙蓉都会走村串户,从农户手中收购新鲜松菌,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销往贵州、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松菌吃的就是一个鲜!”据她介绍,现在店里每天发货稳定在1500斤左右,主要采用专业泡沫箱打包,新鲜的松菌从林中采摘后,通过空运、铁路送至外地市场,快则仅需一天时间。“今年已卖出约35000斤”,鲍芙蓉说。

在庙前镇,松菌产业已形成稳定的产销链条,当地正将其打造成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大特色产业,让村民享受到“生态红利”,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责任编辑:周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