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沈早慧、通讯员高明瀚、冯晖)6月10日、11日,首次来汉的香港专业中乐室内乐团竹韵小集在武汉音乐学院连开两场巡演,并与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组合“东方俪音”联袂演奏多首名曲,为江城观众带来两场多元文化交融的听觉盛宴。
“岭南风 香江情”音乐会现场。(香港驻汉办供图)
10日晚的“岭南风 香江情——香港竹韵小集与武汉音乐学院交流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竹韵小集助理指挥司徒健执棒,广东音乐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奏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广州市级传承人陈芳毅担任喉管独奏。
“岭南风 香江情”音乐会现场。(香港驻汉办供图)
通过演奏以崭新手法创编的《新彩云追月》《月光光》《粤舞升平》等粤乐作品,演出展示了竹韵小集继承和开拓“香港中乐文化”的成果。《万水千山总是情——顾嘉辉金曲联奏》等曲目则在致敬香港乐坛教父顾嘉辉之余,借由作为粤乐文化延伸的近代粤语流行曲,呈现香港“植根岭南,融汇中西”魅力之都的特点。
演出尾声,竹韵小集与由武汉音乐学院学生组成的“东方俪音”组合携手带来诠释香港精神的经典曲目《东方之珠》,收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竹韵小集与武汉音乐学院“东方俪音”组合合奏。(香港驻汉办供图)
“(之前)我们有看过‘东方俪音’组合演出的视频,觉得他们的传统艺术的‘根’很深,(演奏)也很扎实,也有演奏一些比较新的东西,和我们将广东音乐与西方音乐融合的东西很(契)合,相信我们的合作能够迸发出新的火花。”香港竹韵小集助理指挥司徒健表示。
11日举行的“弦歌不绝——百年粤韵复刻计划讲座音乐会”则向听众展示了竹韵小集百年粤韵复刻计划的成果。据介绍,“弦歌不绝”计划于2019年开启,以粤乐名家丘鹤俦编撰的香港首本粤乐教本《弦歌必读》为蓝本,根据百年前的旧乐谱及老唱片重新整理、复刻早期的粤乐演奏形式,并通过音乐会、讲座等形式和多种媒介进行传播,以展示粤乐如何从传统逐渐走向中西相容、海纳百川。
“岭南风 香江情”音乐会现场。(香港驻汉办供图)
演出中,竹韵小集现场以“硬弓组合”“软弓组合”“中西乐组合”等不同形式展示粤乐各种组合和乐器特色,通过演奏粤乐六重奏《雨打芭蕉》、软硬弓与中西乐组合《娱乐升平》等曲目,再现粤乐经典风貌。
“弦歌不绝——百年粤韵复刻计划讲座音乐会”现场。(香港驻汉办供图)
“第一次来到武汉,参观武汉音乐学院的编钟馆后,亲眼见到书本上的编钟,感觉非常震撼,因为我们知道编钟在古代是特别有代表性的、文化底蕴非常深的乐器。”谈及对楚文化的了解,香港竹韵小集胡琴演奏家、“弦歌不绝”计划策划董芷菁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与武汉音乐学院同学的交流,了解楚文化的演绎风格,让竹韵小集未来有机会将楚文化风格的乐曲带到香港,让香港的乐迷也可以欣赏到历史底蕴深厚的湖北音乐。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