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要加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今天
我们一同走进一线
看循环经济
如何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近日,记者在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看到,一块块废旧动力电池被放电后碎成黑粉,在接收槽中除杂、冶炼后产出碳酸锂、磷酸铁、石墨等电池材料,再次用于新电池的生产。
每回收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相当于减少原矿开采150万吨。如果产业链各个环节导入水电等清洁能源,将具有零碳优势。
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生产负责人王致富告诉记者,资源循环利用生产新电池既能减少对磷、铁、锂等矿产资源的依赖,还能降低电池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每回收、再利用1吨废旧电池,可以减少约3吨的碳排放,相当于300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
▲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智控中心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废旧锂电池的处置问题也日益凸显。2021年,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项目落户宜昌高新区,布局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目前每年可回收废旧动力电池15万吨,生产6万吨磷酸铁、1.9万吨碳酸锂。其中,磷酸铁回收、合成生产线为全球首条,除了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外,磷酸铁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储能、通信等领域。
“我们将致力于实现安全可靠低成本,绿色低碳可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赋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王致富表示,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全部投产后,未来每年可回收利用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
城市治理痛点往往是撬动环保创新的支点。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物质,一旦泄漏到环境中,将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邦普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磷酸铁锂电池定向循环与全链条一体化回收,并获评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这足以证明,以破解环境痛点倒逼绿色科技研发,是实现“变废为宝”、降低环境负荷的关键动力。
来源:三峡日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