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干银露 杨春子
海洋村,隶属江夏区湖泗街道,位于武汉南部,曾因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资源匮乏,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流,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如今的海洋村,2022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从“脏乱差”变身为网红打卡地,村民们用十来年时间,见证了“万企兴万村”的蝶变之路。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空心村焕新颜
“乡村要振兴,党建必先行。” 作为武汉市江夏区京楚企业商会会长、武汉阳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驰升始终以党员身份践行社会责任。十年前,在商会党支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倡议下,他响应国家号召,回到海洋村,以“党建 +企业+村民”的模式开启乡村振兴实践。
商会党支部牵头成立“海洋村乡村振兴临时党小组”,联合村党支部召开多场村民议事会,确立“生态立村、产业强村”发展思路。武汉阳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党小组指导下,投资超1.5亿元打造“湖泗漍・海洋生态养生谷”项目,通过租赁村民闲置民房和土地,引入瑞士工程院院士团队及北欧“被动式节能建筑”理念,建成15栋高端民宿、2200平方米综合接待中心及森林SPA、有机农场等配套设施。昔日破旧农房变身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北省森林乡村”,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织成乡村发展新底色。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产业兴村焕活力
商会党支部推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村内闲置土地发展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每年为村民增加土地租金收入120万元,村集体收入从3万元跃升至36万元。
在党支部统筹下,当地打造森林SPA、有机开心农场、亲子乐园等文旅体验项目,年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同时开设民宿管家、农业技术员等技能培训课程,其中党员骨干带头授课,带动5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
党群同心绘蓝图,双向奔赴谋新篇
为避免“企业单干、村民旁观”,商会党支部创新“党建引领、企业支撑、村民参与”共治模式:
利益共享聚民心:村民通过房屋租赁获得3000万元资产收益,村集体收入实现十倍增长,党员带头成立村民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项目收益分配监督;
公益反哺显担当:阳森公司在党支部指导下启动 “五年普惠方案”,计划每年出资100万元用于湖泗街道及海洋村教育、养老、产业帮扶和村湾环境治理维护,累计资助困难学生50余名。
文化重塑强自信:党支部牵头举办“乡村文化节”“红色讲堂”等活动,修复古民居,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重拾文化自信。
党建领航乡村振兴,共赴美好新征程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党员,回报家乡是初心使命。”杨驰升表示,武汉市江夏区京楚企业商会将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推进海洋村“党建+生态+产业+文化”融合发展,将其打造为“创造并分享美好生活的目的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党建引领下,海洋村的蜕变正是江夏区“党建红”引领“乡村兴”的生动缩影。未来,江夏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紧跟党中央指示,以“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让更多“空心村”焕发新生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