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徐俏俏、郭小琳
5月21日至22日,华中科技大学技术经理人(中级)培训班"圆满落幕。本次培训以"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目标,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团队、科技企业及投资机构的学员参与,共同探索技术转移服务的新路径。本次培训班由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中部中心)、湖北技术交易所、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武汉华中科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由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孵化器、华科大启明星空创客空间承办。
聚焦痛点 锻造人才队伍
开班仪式上,武汉华中科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涛表示,技术经理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探路者,是技术与市场的“翻译官”,更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催化剂”。此次培训不仅是为了提高学校科研团队、华科资管及所属企业高素质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能力,更是华科资管及所属企业与学校深入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速推动学校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林磊表示,科技成果能否真正“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堵点。举办此次培训班,正是聚焦这些痛点,以系统性、实战化培训为抓手,着力锻造一支既能解读学术“密码”、又能破解市场“谜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湖北技术交易所所长盛建新表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十年来累计培养持证技术经理人3865名,促成技术交易额逾百亿元,有力支撑了全省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省乃至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为高校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树立了优秀典范。此次培训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全方位帮助大家更高效、更聚焦地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全链条授课引领专业提升
培训班课程内容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兼具理论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性。湖北省科技厅战略规划处副处长曾毅、湖北技术交易所所长盛建新等政产学研领域专家分别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和实践探索》为题授课。
高级知识产权师、国家知识产权局骨干人才薛浩围绕"专利布局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展开深度解读,IPTTO技术转移平台联合创始人、上海市科技成果评价研究院副院长池长青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解析概念验证机制,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曦则系统讲授技术作价入股模式的法律实务与风险防控。
在为期两天的集中学习中,学员系统完成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高校成果转化实践探索"、"技术转移服务方法论"等六大核心模块。课程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双轨模式,组织学员实地走访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超算中心,亲身体验前沿科技设施对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
产教融合 构建人才生态
作为国家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实践,本次培训严格遵循《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要求,建立"培训-考核-认证-应用"全流程培养体系。结业学员除获得国家中级技术经理人证书外,优秀者还将进入华科资管人才库,优先参与学校产业化项目运作。这种"培训+实战+资源对接"的创新模式,标志着华中科技大学在技术转移专业化队伍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据了解,此次培训是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重要举措,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为湖北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注入专业人才动能。据悉,华科资管未来将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平台,常态化开展技术经理人培养工作,打造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高地。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