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策 划
张小燕 李新龙
统 筹
王 颖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兴则发展兴。新时代新征程,党建引领正是解锁新质生产力的“金钥匙”,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湖北民营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激活民营经济旺盛生命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掌舵开路。本刊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2月17日,在中国经济巨轮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湖北民营企业拥有“量大面广”的优势,民营经济占据全省经济大盘的“半壁江山”。
如何把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如何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澎湃动能?当前,湖北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目标,以党建强这把“金钥匙”,解锁“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发展强,助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攀高向“新”。
破局争先 稳中向好
荆楚的春天,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农业产业加速发展;工厂车间机器轰鸣,热火朝天赶制订单;项目工地吊塔林立,工人忙碌抢抓建设……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奋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经济实力雄厚,支点才能立得稳、支得住,民营经济是湖北建成支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省民营经营主体已达910.92万户,民间投资增长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在稳增长、促创新、稳外贸、保就业等关键领域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民营经济作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持续展现强劲发展动能。过去一年,湖北民营经济质效双升,整体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新登记民营经营主体177.64万户,连续三年增长超百万户;民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攀升至4874亿元,对全省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73.9%。
尤为亮眼的是,14家鄂企成功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连续7年位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十的优势地位。龙头民营企业正加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杨兴铭表示,民营企业座谈会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明确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一以贯之的关心、爱护、支持。省工商联将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开拓创新的锐气,坚持向“新”而行、以“质”求进。
重点突破 全面覆盖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既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也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湖北在民营经济发展浪潮中劈波斩浪的制胜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湖北坚持把党的建设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凝心聚力激活民营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孝感锂电池产业园电芯二工厂智能化生产车间
为了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机制落到实处,全省上下各级指导单位,通过强化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布局,构筑企业稳健发展的红色桥头堡,确保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深植企业肌理,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铸就坚不可摧的红色基石。
将党的组织工作覆盖到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经络上,何以为径?
以“点”为基础,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是武汉市给出的有效经验——
武汉市坚持集中攻坚与常态推进相结合,组织开展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百日攻坚”“百日巩固”“百日提升”系列行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部门与注册登记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全市“四上”民营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5%。
为了压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工作责任,武汉市成立120个市区重点行业党委,分领域推动互联网、物业、快递、物流等民营企业实现党组织集约化覆盖。发挥重点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民营百强企业为重点,按照“政治功能强、组织功能强、服务发展强”要求,市区组织部门直接培育重点大型非公企业党组织121个,推动党建全入章、群团全覆盖、示范岗全点亮。加大党建指导员选派力度,通过“一对一”重点联系和“多对多”组团联系的方式,向民营企业共选派专兼职党建指导员4000余名,做到重点企业重点指导、初创企业有人联系、集聚区域包干负责,帮助企业培育风韵出行“四风四航”、长江电气“红色电流、数智能量”等党建品牌。
聚企成链 集链成势
产业链党建一头连着组织,一头连着产业,对推动民营企业抱团发展、聚合优势,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全省各地纷纷将支部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服务优在链上,推动民营企业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结合全市“965”产业链链长制,在大健康、数字经济、汽车等重点产业链成立市区产业链党委15个,由产业链链长担任第一书记,将龙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纳入产业链党委成员,搭建民营企业党组织参与产业链政策制定、人才培养、党的建设等共议共商的平台。组织开展“机关党建赋能产业链发展”活动,成立“红链先锋队”,组织机关党支部与民营企业党支部开展“1+1”结对共建,现场组织召开“企业需求分析会”“政策供给研讨会”,推动政府部门健全完善产业政策和工作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和对接“链长”、衔接“链创”的中枢作用,强化以商招商,建立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协作关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襄阳市发挥产业链联合党委枢纽作用,将链上企业、职能单位和相关协会商会相链接。以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建立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企业党组织53个,形成包括链主企业、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在内的完整链上企业党组织链条。建立“1+X+N”组织架构体系,即1个产业链联合党委、1个链上企业党组织、N个属地基层党组织,把不同隶属关系的基层党组织整合成党建共同体。
黄冈市对16家市级以上园区摸底建档,推动党建工作聚力提升。健全“园区党工委—片区综合党委—非公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工作新模式,成立茶产业链、蕲艾产业链联合党委。全市143个市场监管所按照“五有”要求成立党建指导站,25个专业市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湖北将产业链党建打造成领航定向、赋能助力、护航发展的“红色引擎”,让红色力量在产业链上凝聚、优质资源在产业链上整合、创新发展在链上实现,还着力打通链上企业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黄石市以市级链长制为牵引,探索一链一党委“链式党建”新模式。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以及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产业链,全覆盖组建产业链供应链综合党委,将隶属不同所有制的龙头企业、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研发机构等链上党组织相“串联”,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强化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效应,通过以强带弱、协同发展、整域提升和创新赋能等多种方式实现聚链成群。
向高而攀 向新而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湖北正大力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民营企业在供应链、技术链、物流链等方面抱团合作、协同创新。在湖北省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政策指引下,五大优势产业运行保持较好态势。
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最大秘诀。
湖北各地积极探索,明确职责、创新思路,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民营企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解锁“新质生产力”,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就是为广大民营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据统计,全省23家民营企业入围2024年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系列榜单,湖北民营企业100强及其下属公司中,共有212个高新技术企业、98个科技型中小企业、24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76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湖北始终重视创新、鼓励创新、锐意创新,加快打造龙头引领、梯次发展的全域科技创新转化体系,汇聚了“金字塔式”的科创力量。
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项目实现结构性封顶,预计年底投产,这里将成为小米家电全球总部。这是小米集团在全国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后的第3座智能工厂,意味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大型自建智能工厂上完成闭环。
九州通集团持续聚焦“三新两化”战略,立足大健康产业,坚持以湖北为总部,辐射全国,2025年争取实现新突破、新发展,企业规模再上新台阶。集团申报的《基于5G的重点人群慢病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全国优秀项目。
卓尔控股聚焦现代商贸物流和智能制造主业,建设数字贸易平台矩阵,为实体企业提供涵盖在线贸易、物流仓储、金融、跨境贸易、供应链管理等一站式服务。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研究,形成全国白糖业首款生成式自然语言模型“AI糖”等领先应用,落地数字化供应链,打造现代商贸新质生产力。
向高竞攀、向新笃行,民营经济正在湖北积厚成势,支点建设具备了坚实底盘和有力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全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正满怀创业热情和报国激情,勇担重任、善作善成,努力开创春潮激荡千帆竞发的崭新局面。(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赵雯 朱翔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