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二月的五峰山春寒料峭,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正酣。
2月26日19时,夜幕下的渔洋河大桥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混凝土浇筑工作有序开展。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宜来高速第二标段控制性工程渔洋河大桥右幅主墩中跨顺利合龙,离全线贯通又进了一步。
渔洋河大桥建设实景
以此窥见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桥隧分公司第三支部的建设一景,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第三支部立足宜昌及邻近片区,辐射宜来、当枝松、襄宜等多个基层项目。目前,核心力量投入到宜来高速的建设中。作为湖北交投建设集团的“示范引领型党支部”,他们以“蒲公英”命名,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山区向下扎根、向阳而生,为当地经济建设注入勃勃生机。
强根系,筑牢战斗堡垒
强根固本,方能坚韧生长。
稳固的根系是蒲公英党支部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党支部打造以支部书记为主根、副书记为辅根、支委委员为花茎、基层干部为叶片、广大职工为花朵的紧密组织,构建起上下协同、紧密合作的组织体系。
在宜来高速项目上,项目经理关志勇、生产经理欧邦海、总工程师孟进三位支部委员组成默契的“铁三角”,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确保党建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实现“两手抓、两手硬”的目标,从而让蒲公英根系充分吸收养分,稳固扎根。
以生产建设为阳光,化党政廉洁为雨露,让“根系”坚定地延伸。蒲公英党支部在湖北交投建设集团党委带领下,结合项目实际,全面制订、完善各类制度指引,先后出台党政廉洁、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合同采购等各项制度,建立科学的责任、目标、运行机制,构建起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生产工作、作风纪律等各方面长效机制,全面指导支部建设工作。
为“根系”持续驱虫防腐不可或缺,蒲公英党支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从源头预防、正风肃纪,规范民主议事决策制度、领导班子决策行为,提高决策科学性、民主性,让“蒲公英”根系健康生长。
如今,蒲公英党支部正以稳固的根系焕发蓬勃生机,织就一张覆盖宜昌片区的建设大网,党组织一呼百应、项目一线闻令而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优势,充分彰显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磨利叶,锻造攻坚团队
扎根,在磨砺中生长,锋利的叶片无惧风雨。宜来高速途经地形地貌复杂的武陵山区,沿线地质条件恶劣、生态红线多、地质灾害频发,给高速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建设初期,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征地拆迁。支部书记关志勇带着老党员郭正军、年轻党员张志诚组成协调攻坚小组,积极投入征地拆迁服务的协调工作。两年多来,协调攻坚小组成功征地32.73亩,完成改水20处、改线44处、改电36处、妥善处理3处矿场问题,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另一边,由宣传委员孟进牵头,联合积极分子严圣圣以及其他青年职工共同组建了“创优创杯”小组。自成立以来,小组积极投身生产创新工作,已成功开展3项科研课题,形成3项省部级工艺工法,获得3项专利,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论文,留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经验。
蒲公英党支部进一步细化团队管理,以党员示范岗为“点”、党员先锋队为“线”、党员责任区为“面”,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岗区队”整体的工作机制,在“急难险重”事件中担负攻坚克难排头兵的重任。
山山难越山山越。自2022年进驻现场,“铁三角”带领项目骨干,先后成立协调攻坚、高边坡治理、机料成本控制、创优创杯等多个攻坚小组,由党员带队,以问题为导向,高效处理现场难题,在做中学、学中做,团队成员快速成长,利叶已成,蓄势待发。
育花朵,激发青年担当
开花结果,孕育希望。党支部重视青年人才培育,以湖北交投建设集团的“258”人才入库为契机,构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青年培养机制,助力蒲公英昂扬盛开在项目一线。
针对青年员工技术不熟练、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党支部开展“师带徒”活动,由老党员、技术骨干对青年员工进行定期目标化培养,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员工成长为岗位能手。同时,党支部聚焦员工长远发展,成立学习考证互助小组,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员学习的积极性。
2020年,张志诚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处于筹备期的项目部,毕业后正式入职,工作认真的他被借调海外支援老挝北13号公路建设。2022年5月,宜来项目正式投入建设,他被火速召回,投入到最困难的征地拆迁工作中。
在一次日常排查中,张志诚敏锐地发现距离主线200多米的全福河村,乡道出现了裂缝,可能是主线施工导致,但这里原本不在征地范围内。他没有放松警惕,联合技术部勘察,确定该村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于是,他挨家挨户沟通财务清点、人员安置及房屋拆除工作,守护了7户人家、10 余位孤寡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党员,我就是项目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张志诚说。在党组织的引领下,98年的他从积极分子变成青年党员,从项目新手成长为项目部协调管理部副部长,独当一面。
更有趣的是,在主线占用土地最多的桥河社区,张志诚还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当地的介绍人说:“小伙子靠谱,值得嫁。”工作生活两不误,新时代青年党员在项目上迅速成长、闪闪发光。
撒种子,赓续红色基因
撒种子,赓续红色基因涯。两年多来,蒲公英党支部培养人才,更输送大量人才,他们如蒲公英的种子,飘散至各处落地生根。
2022年7月,90后党员张雪莹来到蒲公英党支部,担任安全管理部资料员。资料整理工作繁琐、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她逐一整理出头绪,认真核实、督办,因为工作出色被选拔为储备骨干。2024年,她被调任咸宁南项目担任安全部副部长。在新岗位上,她发挥专业优势,巾帼不让须眉,深入一线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荣获湖北交投建设集团2024年度最佳新人奖,带领团队为项目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和张雪莹一同入职的韩宗昌,初到基层被分配至机料员岗位,机料部承担着整个建设周期的所有物资管理,从基础的固定资产,到生产物资消耗、储备、供应等每一环都至关重要。他跟随前辈深入了解工作,凭借专业知识提供全新解题视角,解决诸多顽固问题。表现出色的他被调任到桥隧分公司机料管理部,在更大的平台上大展身手。
给奋进者舞台,为成就者喝彩。蒲公英党支部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优秀人才,他们带着从党支部积蓄的红色力量和专业技能,奔赴各个建设项目,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风引绒英千万里,传承赤心满征程。蒲公英党支部传承着湖北交投建设集团“铁血丹心”的品牌精神,投身融入“创建世界一流 开辟强企之路”的宏大蓝图,充分发挥蒲公英品牌特色,贡献基层新活力,“蒲”写建设新篇章。(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张娜 何飞 通讯员 金明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