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尧樊梦)”来,跟着我一起做,嘴角上扬,眼睛微弯,对!这就是我们的供电服务招牌微笑!”4月29日,课堂内笑声阵阵,湖北科技学院汪童暄老师正带领沙堆供电所的”电管家”们进行微笑训练。
为深化基层供电服务品质,国网通城县供电公司创新开展“微笑赋能”心理关爱进班组专项行动,特邀汪童暄讲授实用沟通礼仪法则,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帮助员工掌握情绪管理与服务礼仪技巧。
“供电服务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情感连接的艺术。”汪童暄以真实服务案例为切入点,传授走进他人内心的三大策略。在“换位思考”环节,员工通过“客户需求画像”工具,学习从电费争议、报修延迟等场景中精准定位客户隐性诉求。在“共情表达”训练中,参训者用“我理解您的焦急”“换作我也会担心”等话术替代程式化应答,实现情绪共鸣,而“正向反馈”则聚焦矛盾化解,引导员工以“我们共同目标是解决问题”为导向,将对抗转化为协作。
“以前总觉得解释清楚政策就行,现在才明白,一句‘我懂您的难处’就能让客户卸下防备。”沙堆供电所宋浩回忆起和刘里奥的一次抢修经历,面对因停电而焦虑的养殖户,主动递上矿泉水说:“耽误您生意了,我们一定尽快解决!”原本急躁的客户反而安慰他:“慢慢修,安全第一。”沙堆供电所刘里奥感慨:“共情不是技巧,是真心换真心。”
“最好的服务,是让客户忘记流程,记住温度。”这场带着温度与笑声的培训,像一缕清风拂过基层班组。正如公司党委书记总结:“当每个员工都能笑着说出‘我来帮您’,供电服务的‘最后一米’自然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