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董轲、张青)在咸宁赤壁市东风供电服务站爱心驿站门廊上,玻璃窗内传出阵阵掌声。4月30日清晨,当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高庆华带着工具箱走进驿站时,等候多时的社区工作人员和户外劳动者们立刻围了上来。“老高,我家的电费账单有点疑惑,您可得帮我瞧瞧!”物业经理王翔急切地说。这是国网咸宁供电公司”劳模进驿站 服务连心桥”活动现场的一幕,也是该公司探索”社区共治·服务联动”机制的生动实践。
在温情满满的爱心驿站内,劳模高庆华正俯身看着一张特殊的“地图”——社区商户用电档案。这位有着22年工龄的老师傅,时不时用红蓝笔标注着每个商铺的线路隐患点。“昨天走访时发现王记超市的漏保老化,今天必须更换。”他边说边安排站内的工作人员,玻璃柜里的劳模奖章熠熠生辉。
驿站外,为面对高温天气特意搭建的“电力爱心冰柜”前已排起长队。劳模吴海平热情的将一瓶瓶矿泉水递给外卖骑手和户外劳动者,站内工作人员还为户外劳动者送上“清凉关爱包”。
“很荣幸能成为东风供电服务站的电力服务联络员,下一步我将协助供电公司开展电力客户需求沟通、积极搭建与电力企业客户间的沟通桥梁。”在服务站二楼的签约仪式上,社区书记钱旭阳在社区居民和东风供电服务站网格员的一致推荐下,被特聘为国网赤壁市供电公司东风供电服务站“电力服务联络员”,负责协助开展电力客户需求沟通、用电问题协调处理、电力政策与服务宣传、用电安全检查及隐患反馈等工作。
这种创新机制已初见成效。社区书记钱旭阳展示手机里的“电力服务网格”微信群:“以前用电故障要通过电话报修,现在社区哪家有用电问题,拍照发群,服务站5分钟响应。”“数据显示,试点社区故障平均修复时长从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9.98%。 ”
“您对着屏幕眨眨眼,电费账单就出来了。”在驿站的智慧服务区,65岁的张大爷体验”刷脸办电”后连连称奇。电力服务体验日当天,一群孩子正“穿越”到服务站内部,通过网上国网云终端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科技赋能主抢工单、网格服务、首问负责制等服务举措让广大客户纷纷点赞。这种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服务,正是供电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开发的。“我们要把爱心驿站打造成社区治理的'电力便民会客厅'”。国网赤壁市东风服务站站长说。随着活动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闻讯赶来的居民在供电员工的帮助下参与电力服务体验。这场持续一天的活动,不仅留下了一句句真情满满的“民情日记”,更架起了一座通往民心的桥梁。
据悉,该模式未来将在咸宁地区全面推广,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电力温度”。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