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理略、通讯员夏晨)4月25日下午,由武汉楚剧院倾力打造的楚剧《再别康桥》在人民剧院精彩上演,作为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先锋漫游”板块的重磅剧目,以楚剧特有的婉转唱腔与诗意表达,再现了民国才子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梁思成之间的情感纠葛与理想追寻。
演出当天,观众沉浸于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学盛宴,掌声与喝彩声贯穿全场,为“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楚剧《再别康桥》根据同名小剧场歌剧改编而成,以“文化基因重组”的创作理念,开创性地构建起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的对话空间。通过青年演员与青年观众的“双向奔赴”,以平行视角重构徐志摩经典诗作,不仅实现了传统楚剧艺术本体的当代转化,更探索出戏曲传承传播的立体化路径。
该剧在保持剧种音乐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剧的叙事节奏。诗、画、音乐三个元素浑然一体,贯穿全剧。舞台美术采用“虚实共生”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戏曲写意美学相映成趣,形成“诗化戏曲”的独特审美范式。青年演员在传统身段中注入当代青年的情感表达,使徐志摩、林徽因等历史人物焕发出青春光彩,串联起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康桥之恋”、与陆小曼的“沪上风云”及与梁思成的“建筑之盟”。主创团队在保留原作文学内核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楚剧艺术特质,以楚剧“迓腔”“悲腔”为核心,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如徐志摩独唱段落采用高亢激越的“西皮导板”,林徽因唱段则融入柔美婉转的“四平调”,形成人物性格与情感张力的双重表达。突破传统戏曲的“一桌二椅”布景,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剑桥康桥”“十里洋场”等虚实相生的舞台空间,以戏曲程式化动作演绎徐志摩的浪漫、陆小曼的叛逆与林徽因的理性。
本次演出由武汉楚剧院青年演员团队领衔,“梅花奖”获得者余维刚(饰徐志摩)以“高亢中见深情”的唱腔风格,将徐志摩的才情、矛盾与悲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满堂彩;优秀青年演员杨琳(饰林徽因)以“清亮中透坚韧”的嗓音塑造理性与感性交织的才女形象,将林徽因对建筑理想的执着与对徐志摩的复杂情感演绎得层次分明;优秀青年演员邓雅倩(饰陆小曼)以“泼辣中见柔情”的表演风格,展现陆小曼从名媛到悲剧女性的命运沉浮。
据悉,2025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期间,5月24日由武汉汉剧院带来的汉剧《回首共叙诗中月》将在人民剧院上演。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