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寻找Citydrink丨武汉宝藏咖啡馆火了
湖北日报 2025-04-25 07:12:01

在城市来一场自在放松的Citywalk(城市漫步),寻找一家宝藏咖啡店Citydrink(城市品饮),已成为许多人的新生活方式。

咖啡消费增速全国前十

一杯咖啡煮出武汉新味道

2024年,武汉市出台《关于促进武汉市咖啡和茶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提出推动打造“咖啡+茶饮”之都的目标,到2026年全市每年新增品牌咖啡、茶饮门店100家。

在武汉汉口北咖啡街,武汉唐吉诃德咖啡创始人高峰正在店内给客人调制手磨咖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通讯员 刘春 摄)

该方案提出,武汉市将给予资金支持,推动火车站、飞机场、地铁等交通枢纽以及文旅景区、医院、学校、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场所,向品牌咖啡、茶饮企业开放门店网点资源。

武汉,成为全国首个锚定这一目标并出台专项政策的城市。

连锁品牌接连重仓。近年来,星巴克的宠物友好门店、啡快门店、臻选门店等多个华中首店陆续落地武汉,从2007年进驻武汉并设立华中区域总部以来,星巴克在汉门店已逾180家。瑞幸咖啡已在武汉深耕近6年,会持续在武汉及周边城市拓展经营。MANNER华中首店于2021年进驻武汉天地,截至目前已在武汉开设超过35家门店。

本土品牌加速崛起。不焦虑咖啡是武汉本地代表性咖啡品牌之一,创立于2020年,目前已在武汉开出42家门店,并进军仙桃等地市场。良品铺子,也孵化了咖啡连锁子品牌“Flatmos啡行家”,现已在武汉开设了十余家门店。“WAGON COFFEE”是武汉本地精品咖啡连锁品牌,创立于2014年,目前拥有近十家门店。

在武汉,咖啡可以是生活场景,可以是创业路径,更可以是创新孵化器。

汉口北咖啡街构建一站式咖啡体验街区,将商贸物流与沉浸式体验深度结合,佰咖汇、唐吉诃德等30余家咖啡茶饮供应链企业从快消模式转向“全流程沉浸体验”;在汉口历史风貌区,星巴克花3年修复中国古建筑,让百年老银行“穿越”成现代咖啡馆;在“光谷创业咖啡”,孵化出车来了、恋爱记等明星项目,累计在孵企业超过1200家,已成为全国知名双创品牌。

武汉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共新增星巴克、瑞幸等品牌连锁咖啡茶饮门店175家。饿了么平台数据也显示,武汉市咖啡消费量增速位列全国前十,且高于重庆、广州、杭州、长沙等同类城市。

“咖啡与艺术几乎是同类词,许多艺术名作都浸透了咖啡香气,在充满历史沧桑和时尚风味的武汉,咖啡店的生长是一种必然。”“老时光·Old Times”咖啡馆主理人王珏说,“我希望顾客用一杯咖啡,打开理解武汉的新视角,感受武汉独有的浪漫和温度。”

咖啡香里

沉淀复古“老时光”

咖啡店和博物馆,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在王珏的眼里有个共同之处,“都是安放城市记忆的场所”。

4月20日清晨,王珏坐在黎黄陂路“老时光·Old Times”咖啡馆门口,手持画笔勾勒街景。这条被称作“武汉最文艺小街”的巷道,如今每十余步便可见一家特色咖啡馆,小红书上相关帖子超700万条。而在15年前,王珏已在此埋下第一粒咖啡豆,成为最早一批入驻黎黄陂路的咖啡馆。

4月20日,江岸区黎黄陂路,不少市民游客坐在老时光·Old Times咖啡店门前品尝咖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2009年,在汉口工作的丈夫经常需要接待客户,王珏也有许多画画的朋友需要聚会,于是一拍即合:“不如在附近开家咖啡馆。”湖北美术学院水彩专业出身的王珏,在审美上有自己的态度,坚持“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咖啡馆的前身是一处俄式风格的私人住宅,保留了原有的地板、壁炉、墙砖等,修旧如旧。

店内陈列如同微型城市档案室,店里留下了很多老武汉记忆:铜灯是从武汉早期台资咖啡馆“名典”撤店时收购的,典当行收回的1.2米超长木质算盘静立楼梯转角,《武汉印象》《辛亥革命史话》等老书放在图书角等待客人翻阅,墙面水彩速写串联起江汉关、巴公房子等城市地标。

“当时巴公房子还没有这么多人,谁能想到现在一年四季都是客,还火上了春晚。”王珏说。最初只是想作为亲友聚会的场所,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里逐渐成为文艺爱好者的聚集地。店内独特的复古氛围吸引求婚情侣,湖南卫视等媒体也在此拍摄取景,香港摄影师CM、马斯克母亲曾到访,咖啡店意外体验“网红”效应。

2016年,黎黄陂路改造修复工程完工,重新整合安装了欧式路灯,配合公园长椅、报亭等设施,融现代风格与古典情调于一体,周边的咖啡店也越开越多,连锁品牌以“9.9元咖啡”席卷市场。面对冲击,王珏显得从容:“我们卖咖啡、卖环境,也卖情绪价值。”她拒绝盲目跟风——不搞网红装修、不做短视频营销,“如果突然爆火,我反而担心失去本心。”

2020年,在开店十年之际,王珏出版了画册《决定了,我要开一间咖啡馆》,用200幅水彩手绘讲述她的咖啡故事,从咖啡豆的选择讲到桌椅板凳的设置,都是她对咖啡同好的肺腑之言。

用一杯咖啡

打开东湖的浪漫

4月19日傍晚六点半,东湖凌波门站满了等待日落的人群。朦胧水色中,百来米外的湖山咖啡亮起灯光,门口的台阶摆上舞台和音响,湖滨夜间音乐会即将开唱。推开玻璃门,咖啡香气与暖风一同涌入——这家开业刚半年的景区咖啡店,用一杯咖啡的温度,打开体验东湖的别样视角。

在凌波门前做一家咖啡馆,源于一场关于“城市品质”的讨论。湖山咖啡所处的平湖珞樱观湖平台,前身是东湖渔场的岸边码头。2024年,东湖绿道三期建成开放,需要引进新业态服务游客。武汉从不缺烟火气,热干面与烧烤摊构成市井底色,但在文旅升级的浪潮中,湖山咖啡主理人肖佩想寻找更“年轻化”的表达方式。

4月19日,位于武汉东湖绿道三期平湖落樱观景平台下的“凌波门·湖山咖啡HOLLLCAFE”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光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通讯员 肖佩 摄)

“咖啡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是优雅的、松弛的,也代表热情、社交,综合考量下,咖啡与滨湖空间很搭。”肖佩说。300平方米的占地空间,在武汉咖啡店中堪称“巨无霸”,木纹桌椅沿着落地窗蜿蜒排开,抬眼便是东湖的粼粼波光。屋顶的绿色琉璃瓦与武汉大学老建筑一脉相承,飞檐在阳光下流转着墨绿光泽;室内铁艺桌椅、集装箱改造的凳脚却又透着年轻活跃的工业露营风。

与传统咖啡店不同,游客在顾客群中占有相当比例,因此湖山咖啡以“经营景点”的思路运营。服务上,既要保证站在顾客身边,又不能过度服务、打扰游客观景。“有的顾客点单完就去湖边拍照,取餐时咖啡顶塌了,我们都要重新出品。”肖佩提醒员工注意细节,天气晴好有日出时,要提前开业迎客;既要当好服务员,也要适时扮演导游角色。赏樱季期间,毛绒文创产品“蒜鸟”出圈热卖,一“鸟”难求之时,门店早已与设计师李芒果提前订购一批产品,湖山咖啡推出套餐,消费满额即可赠送,让不少游客如获意外之喜。

产品上,两款招牌特调融入东湖特色——“湖山二位”用同一款豆子萃出两杯风味:美式清澈如东湖水,拿铁醇厚似珞珈山;另一款“东湖南路”将苦咖啡与甜奶盖分层,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恰如大家眼里“潮湿的、带着绿叶气息的东湖四季”。

入夜,咖啡店化身露天剧场,武大学生、本土歌手在此驻唱,民谣与英文歌交替响起,鸡尾酒与精酿同时在桌间传递。肖佩坦言:“享有东湖优质的自然禀赋,我们不想只卖咖啡,而是打造一个能承载多元体验的小景点。”

留言册是店里最特殊的“产品”,短短半年,内页已被不同笔迹填满:考学失利的少年画下武大校徽,笔触稚嫩却郑重;一位每日清晨来东湖直播的博主,记录下父亲去世后在这里获得治愈的往事;外地游客用繁体字写下“在武汉的日出里,许愿事事顺意”……

晚上九点半,最后一拨顾客捧着饮品在湖边歌唱畅聊,咖啡店玻璃窗映出暖光,像一粒被轻轻放进东湖掌心的琥珀。在与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肖佩发现许多游客误将凌波门当作东湖的全部,她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希望这里成为大家游览东湖的起点,喝完这杯咖啡,该去发现更广阔的武汉。”

戴上智能手环

你的心情决定喝啥咖啡

戴上智能手环,根据你的心情,选择一款咖啡品尝。这一全新喝咖啡的方式,在不焦虑咖啡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店,颇受欢迎。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人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湖北中科人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杨介绍,该所与不焦虑咖啡联名推出三款特调咖啡——“啡肽漫游”“诗和远方”和“雨后青苔”。

现场,顾客戴上一块手表,屏幕上即可显示穿戴者的情绪数据,可测出顾客是紧张、放松或是高涨状态。宋杨介绍,当情绪紧张需要内啡肽时,推荐选择“啡肽漫游”;情绪稳定则推荐“诗和远方”;情绪高涨推荐则选择“雨后青苔”,可舒缓情绪。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店内也看到,不时有武创院或周边单位的员工,前来点上一杯咖啡,或三三两两坐下议事,或独自打开电脑办公。“紧张工作之余,来到咖啡店内,点上一杯咖啡,换换脑子,工作效率会更高。”武创院员工李女士说。

“咖啡是很好的情感介质,一杯咖啡能传递出人文温度。”不焦虑咖啡总经理杜昱皛说,目前,不焦虑咖啡正尝试跨界合作,包括与江岸文旅合作打造“万事不焦虑”品牌,在黎黄陂路历史文化街区以一杯咖啡讲述老街新生的故事;与武汉市中心医院合作,打造“1880不焦虑咖啡”,为医护人员提振精神。

乡野稻田间

喝喝咖啡撒撒野

在城里喝咖啡是续命,在田野里喝咖啡,则是让时间暂停。

今年,开在武汉黄陂乡村的“乡巴克”稻田咖啡馆火了。天晴时,一天最多有上千人打卡。

4月19日,记者从武汉城区驱车出发,从武大高速姚家集收费站驶出后约1公里,一栋被稻田包围着的土黄色两层小楼展现在眼前。小楼前稻田边巨大的稻草人、草垛格外显眼。这里,就是“乡巴克”稻田咖啡馆。

“乡巴克”稻田咖啡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通讯员 黄宣 摄)

走进店内,已是满座,几位客人正端着咖啡聊天。只见屋内一片乡村复古装潢,无论是喝咖啡还是拍照打卡,都别有一番风味。记者看到,靠窗的吧台处,时不时有年轻女孩端起咖啡,轮番坐上吧台椅拍照,背景是屋外的稻田与花海,非常“出片”。

屋外稻田里,有人端着咖啡沿田埂散步,有人钻进落日观景台,更多人直接躺进露营椅里,“躺平”看云霞。

咖啡馆右侧,柴窑面包房内,柴火噼啪作响。戴着粗布手套的师傅用长柄木铲送进面团,时间一到,米面包、红豆包、咖啡包等现烤面包裹着焦香出炉,让人垂涎欲滴,引来不少人排队购买。

“人生无解,趁热拿铁。走走停停,惬意非常。在乡巴克看到这两句话,太符合我们到这里游玩的心境了。”顾客夏女士说,趁着天气好,她和男友来黄陂郊游,路上看到了稻田咖啡馆便选择来歇歇脚,“在城市边缘,在山野之间,撒撒野,喝喝咖啡,除下‘班味’,这样的周末十分惬意。”

爱来乡巴克的,不仅仅是城里的年轻人。已退休的曹先生,周末和家人到黄陂木兰不夜城游玩,听闻“乡巴克”稻田咖啡,专程前来。“面包好吃,景色也很美,以后还会介绍更多老伙计们前来。”

“咖啡是一个让年轻人停下脚步,走进乡村的重要‘媒介’。”“乡巴克”稻田咖啡馆创始人王曲径说,稻田咖啡馆于2024年国庆节第一天试营业,一直生意红火。“这里不仅紧临高速公路出入口,还被云雾山、木兰山、清凉寨、木兰不夜城等景区包围。不少游客下了高速后,被稻田吸引到咖啡馆拍照打卡,上传到社交媒体后,又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

2024年12月1日,“乡巴克”稻田咖啡馆又推出“新业务”:一单咖啡外卖,仅用时5分钟,即从“乡巴克”稻田咖啡馆成功飞至姚家集街沿河星空河畔营地,打造起黄陂和美乡村的“空中便利店”,服务范围可辐射沿河村周边20公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冯袁玥 黄洁如)

详见4月25日湖北日报十版

责任编辑:何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