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4月10日上午,新洲区2025年“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行动正式启动,首站走进邾城街中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区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局等部门组成执法组,通过一次上门完成安全生产、医疗器械合规、职业健康等检查,为企业减负增效按下“加速键”。这是新洲区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为契机,有效解决执法扰企问题,变检查为“减”查的生动实践。
行动中,执法人员向企业负责人出示执法证件并告知检查事项,并以查阅台账+现场检查的形式,开展调阅企业安全生产台账、员工健康档案和医疗废弃物处置记录等,逐项核验资料完整性;深入生产车间、库房和实验室,对特种设备运行、消防通道畅通性、产品生产等进行实地查验。检查全程通过4G执法记录仪实时上传数据。
“以往各部门轮番检查,光准备材料就要花几天,今天半天就完成了全部流程!”中森医疗负责人表示,“综合查一次”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给企业创造更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合查一次”聚焦全区材料食品、生物医药等十大重点领域,推行跨部门、多领域“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行动。不同执法部门组成执法组,通过“一支队伍”、“一次上门”完成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医疗器械合规、职业健康、食品安全、燃气安全、生活垃圾处理等检查。今年以来,新洲区共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12次,为企业减负增效按下“快进键”。
制度建设先行一步 ,筑牢规范执法“压舱石”
“线上向社会公开全区涉企行政执法问题投诉举报邮箱及联系电话,与12345市民热线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保证企业投诉有窗口,问题收集有宽度。线下开展督查和暗访,并召开企业座谈会,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沟通。”新洲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以“线上+线下”模式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308条,制发转办函1件,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12件。
针对同一类对象或事项涉及多个监管主体、需要联合检查调查的执法事项,梳理制发《新洲区2025年“综合查一次”检查事项清单》。实施“一张清单管到底”,最大限度防止执法扰企。“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企业迎检频次减少60%以上。同时,出台《“综合查一次”实施办法》《跨部门联合执法指引》等制度,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公开制度,鼓励执法单位探索使用非现场执法方式、推广“综合查一次”,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清单管理汇总一图 ,打造高效监管“一张网”
作为区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构,新洲区司法局明确各方职责,协调各方资源,以“联并减”三点发力破解多头执法,确保“综合查一次”顺利推进。出台“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和企业清单,事项清单覆盖15个重点执法场景、15个执法部门,明确发起单位、联合单位、检查内容等要素,压实执法主体责任。各行政执法部门定期制定年度检查计划和细化形成的月度检查计划,确保检查有序可循、有账可查。2025年第一季度21个部门合并交叉检查任务45次,共压减检查140次。
执法监管更深一层 ,优化营商环境“零距离”
新洲区司法局在执法现场进行同步“伴随式”监督,邀请在民营企业工作的行政执法义务监督员共同参与、现场评分,对发现的问题“对症开方下药”,立督立行立改。新洲区共有30名义务监督员,其中有18人在民营企业工作,占比60%,有效确保了监督结果客观有力。自开展“综合查一次”以来,区司法局共参与现场执法监督5次,提出整改意见13条,有效提升了整体执法水平。
紧盯市场监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等领域常见、高频执法案卷,重点检查容易被疏忽的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权适用等问题,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检查中发现所涉企业的问题,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单,限期整改,适时“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推行初次违法免罚。自2024年发布第一批新洲区“首违不罚清单”以来,7个执法部门发布175项“首违不罚”事项和12个执法部门8项“公益减罚”事项,涉及市场监管、道路运输等39个执法领域,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1919宗,减免金额超14.8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拓展非现场监管场景,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线索,督促企业自查自改,让企业实现无感检查、尽享有感服务。”新洲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将尽可能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以法治化“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助推新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汪珊英 周瑶 苏文达)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