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姜程铭)4月22日下午,宜昌市2025年全民读书月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校园阅读活动在伍家岗区实验中小学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悦”读嘉年华游园会在此拉开帷幕,通过寓教于乐的创新互动形式,为4000多名师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阅读盛宴。
让书本“活”起来游园妙趣横生
活动现场,阅读与游戏的创意融合让文化“活”了起来,不同年级的学生们穿梭于22个主题展区间,兴致盎然地体验各类互动项目。他们或身着童话服饰即兴演绎台词,或围在三国投壶区挑战传统投射文化……丰富多样的游戏让每个展区成为知识与趣味碰撞的乐园。
抽取并阅读绘本片段,用绘本中指定汉字来组词造句。
在三国投壶区挑战传统投射文化。
在地图上通过投掷骰子前进,进行答题闯关。
“薛宝钗,请你为我出一道谜题。”五六年级展区,一个身着汉服,额点花钿的学生按下平板上的语音键,扮演名著红楼梦中人物的AI仿佛沉吟片刻,以古人的言辞生成一段谜题。这一刻,现代科学技术成为古人与今人谈论字词诗句的桥梁。
这种交汇碰撞不仅于此。话剧舞台上,学生扮演的三国人物借密信显现桥段,解释淀粉遇碘变色原理。三四年级活动展区更是将神话故事与科学原理设计在一处。“文化+科技+教育”的创新模式,让学生们穿越古今,体会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乐趣。
从角色、场景、道具盲盒中随机抽取三张图片,即兴编出一个故事。
4人一组在平板上回答与课文及课外延伸阅读相关的问题。
根据随机拿到的图片信息猜出古诗名称并背出完整的古诗。
在经典小剧场表演剧目《三碗不过岗》。
“游园会的设计打破了传统阅读模式,让书本知识变得可玩、可体验,学生们也能借此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伍家岗实验中小学教师章巧慧介绍道。
此次活动全区27所中小学参与,内容紧扣课本及课外延伸阅读,学生们需活用日常积累完成挑战。这种“玩中学、学中悟”的模式,让阅读从“被动输入”变为“主动探索”。
阅读的多维度文字“跃出”纸面
校园的树杆泛出新绿,一张张塑封的彩色信纸在四月的风中轻微晃动,细细看去是一排排稚嫩娟秀的字迹。只要扫描纸张右下角的二维码,学生们朗读自己诗歌作品的音频、视频便在手机上跳转出来。
树下沿道成为陈列学生们绘制的立体画报和书籍封面的画廊,“昆虫记”三个字掩映在色彩斑斓的甲虫与绿叶间,还未翻开这本书,主题已然由他们的画作呈现。
学生们的诗歌作品附带视频、音频二维码悬挂展示在校园。
“以前学生们觉得阅读就是看文本、摘抄语句和应用到考试和作文,现在能听、能画、能演,老师的阅读教学和作业布置的形式丰富了很多,学生们也能以更生动的方式接触阅读。”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联体实验学校教师詹草感慨道。校道边日光倾洒,几名学生正将涂满鲜花的透明彩条悬挂在栏杆上,为活动日的校园增添一处亮色。
学生们制作各式各样的画报摆放在展示架上。
这种借助语音、影像和绘画等创新手段,将传统书籍内容转化为视听感相融合的立体体验,让文字不是停留于纸张平面的黑白,而是“跃出”纸面,变得鲜活充满色彩,通过重塑青少年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建立阅读兴趣。
这些,正是近年来伍家岗区学校响应省市教育系统创新推广"多维阅读"模式的生动写照。
重视学生阅读 确保“触手可及”
在推进校园阅读的实践中,伍家岗区各校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多样化的阅读育人模式。据了解,此次活动展区由各校承办,各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主题。
杨岔路小学作为拥有市级“书香校园”“诗意校园”美誉的学校,该校拥有300㎡的“阳光书屋”,藏书达51500册,并坚持开展“73511”读书活动,确保学生每日课外阅读不少于20分钟,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和专项竞赛。
杨岔路小学设计的组句游戏,学生们从分类卡片中选择任意词语组句后写在彩色纸上展示。
杨岔路小学“阳光书屋”
对于学业紧张的初中学生,如何保障阅读时间成为普遍难题。詹草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我们每周安排一节正课作为阅读课,中午也为不想午休的学生提供阅读空间。”
教科院教联体实验学校在教室、走廊设置图书角和书吧,并配备专用阅读室,确保阅读对学生们“触手可及”。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则结合语言特色,开展影视台词双语模仿、舞台剧表演等活动,并与家长联动,共同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
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设计的双语游戏,让学生们选取名著视频片段,共同合作进行双语配音。
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第九届外语文化周,学生们进行舞台剧表演。
近年来,伍家岗区以阅读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拥有湖北省最美校园书屋1所、阅读示范学校9所,以及多个市级亲子阅读基地。今年,全区通过作业减负、专家讲座、AI技术及竞赛活动等举措,进一步推动阅读成为校园文化符号和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