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 蔡倩 邱舒婷 刘炜)企业代表互加微信,不少企业现场反馈“需求卡”,“逮”着高校教授不放过,直接聊合作,如何将生产难题搬到高校实验室去突破。
近日,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由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中心主办的东西湖区第二十四期“光合荟”科创服务活动举行,以“创新融合·食健未来”为主题,又一场“政校企相亲会”亮相,再次相聚“搞大事”。由政府搭建平台,链接高校、孵化器、基地、金融等多方资源,促进食品大健康企业技术升级、转型迭代,带动区域食品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突破。
3D打印咖啡奶茶
成功对接四板市场
5至15秒,在咖啡、奶茶表面搞出图案复杂的拉花,效果逼真得像照片。高精度食品3D打印机在会上秀出这一技术。
当参会嘉宾们惊叹“不可思议”时,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朱文利表示,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领域,她和团队还将进一步开拓应用场景,推动3D打印技术进军医疗领域,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并现场展示了一个研究项目。
3D打印产品模型琳琅满目。
不少女性怀孕后脚变大变肿,其实是足弓变形所致。定制矫形鞋垫可解决这一个性化需求。
在朱文利演示下,通过步态分析、3D扫描、数据分析后,3D打印机“自动”打印出鞋垫模型,再经过鞋面贴合、打磨处理,一款定制矫形鞋垫诞生。 3D打印机的灵活便捷,还有助于设计者不断“尝试”着调整材料、优化工艺,找到功能和效益的最优解,帮助生产者降本提效。
金融“活水”助力优质项目加速发展。这样跨界的3D打印机,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化?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何元庆表示感兴趣,愿意帮助企业做上市培育。
“四板市场就是家门口的市场,上市培育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关注。”何元庆介绍,该中心通过金融资源整合、数据建模、政策赋能,帮助企业精准导航上市路,缩短四板挂牌时间。
长成仅需一瓶水
蔬菜“带岗”上市
“基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工厂集约化培育优质种苗,循环利用水资源,每棵蔬菜长成仅需一瓶水。”
本期光合荟走出会议室,走向现场,组织企业家们来到武汉市东西湖区维农种苗有限公司(下称维农),在田间地头看源头创新。
维农相关负责人介绍,高产能背后是高科技,支撑维农成为武汉市产量最大的蔬果种苗培育基地。种苗不仅满足东西湖区需求,还销往黄陂、蔡甸、汉南及汉川等地。
参观维农工厂无土栽培。
“在下种子前就为这些蔬菜谋划‘就业’!”维农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近年来正向着全产业链思维转型,一边弯腰踏实种菜,一边抬头谋划销路。例如基地新推出的食用菌项目,已与临空港食品大健康科创中心对接,走精深加工路径,在下种子前,就谋划打通“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全链条。
新奇的农业场景、前瞻的发展思路,不仅让参会的企业负责人、高校教授等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维,也让维农在这些精准客户前做了一次成功的“路演”,赢得了不少合作咨询。
据悉,本期光合荟现场收集企业需求卡,正在逐一对接匹配,提高需求转化率。
政企研组团破解技术落地难题。
据光合荟组织方介绍,东西湖区在食品大健康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2年获批内陆第一家国家级食品工业加工区以来,产业不断蓬勃发展。如今,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以走马岭街道为核心区域,已形成研发——原材料供应——食品加工制造——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光合荟将持续聚焦东西湖区食品大健康产业,下一步,将推动区域企业提升创新能级,在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营养保健品、健康医药等方面不断发力,塑造新优势,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食品大健康产业集群。
报道支持 - 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中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