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低空经济“起飞” 武汉理工大学布局人才培养新赛道
湖北日报 2025-04-19 20:40:32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叶双龙)4月19日,2025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会上举行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并为中心首批受聘咨询专家颁发聘书。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冬林主持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经表示,低空经济是新时代产业变革的“黄金赛道”,更是高校回应国家战略的“必答题”,武汉理工大学将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积极融合学校在材料、交通等优势学科力量,搭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平台,为促进国家低空经济领域发展贡献理工力量。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副院长唐炉亮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付诚分别作主旨报告。唐炉亮以《低空遥感技术赋能低空经济发展》为题,系统阐述遥感技术在低空目标监测、环境感知、应急救援等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提出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路径。付诚作《北斗时空智能赋能低空经济发展》主题报告,结合北斗系统在低空导航、精准定位、安全监管等领域的实战案例,深入分析时空智能技术与低空经济的融合模式及市场前景。

圆桌会议期间,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付新平、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会长王阳红、武汉机场运管协会副主任戴军、深圳低空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方利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保障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商业化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低空经济专业建设论证会环节,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信科集团等单位权威专家,围绕低空经济专业定位、人才需求、培养体系及产学研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需紧密对接国家政策与行业需求,突出学科交叉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

在低空经济产学研联盟座谈暨人才培养咨询会上,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高管、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围绕低空经济领域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就低空经济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模式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学校与企业达成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合作意向。

据悉,武汉理工大学将以研究中心为依托,持续深化低空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助力我国低空经济产业释放新活力、开辟新赛道。

责任编辑:杜宇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