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一幅经济提速、生态向好、乡村焕新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2023年,李集街锚定“三链协同”发展路径(产业链、生态链、民生链),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引擎,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工业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循环经济园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走进李集街循环经济园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片热火朝天。这片规划面积705亩的土地上,新能源、再制造、建筑固废利用、回收拆解四大功能板块已初现雏形。“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垃圾量可达50万吨,发电2亿度,带动就业超千人。”街道负责人介绍,焚烧发电项目将于2026年中期投产,园区建成后将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产业链,成为武汉都市圈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点。
数据的跃升印证着发展活力: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个,产业到资39.3亿元,完成目标值的655%;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6亿元,同比增长15.75%;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达11.46%,跑出产业升级“加速度”。街道创新“班子成员包保+专班服务”机制,全年走访企业80余次,解决用地、用工等问题32件,“一网通办”事项覆盖率提升至95%,营商环境的优化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春赏樱花、夏观荷塘、秋闻桂香、冬品梅韵——沿着230国道至318国道,一条20公里长的“四季赏花”乡村旅游带串起李集街的田园诗意。在新河村蔬菜大棚里,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手机APP远程操控灌溉;卫星村千亩茶园中,茶农们正将新采的茶叶送入数字化加工车间。“我们推动‘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让农田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农产品变商品。”街道农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1974亩,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55个,“张店鱼面”获评省级老字号,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即将落地,六环线沿线正崛起为武汉城市圈的“菜篮子”“果盘子”。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在改造一新的1800平方米街级养老综合体内,老人们正在康复室锻炼身体;政务服务大厅里,“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前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0分钟;村级财务审计整改率100%,251条问题线索全部销号……一年来,李集街投入276万元帮扶困难群众2848人次,完成张店集镇道路提档升级1.67公里,整改环保督察问题9件,开展“清洁家园”行动438场,61个村(社区)实现人居环境全域提升。
“2025年,我们将冲刺循环经济‘百亿园区’建设目标,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街道!”李集街党工委书记信心满满。当前,街道正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李集段)建设,谋划黑水虻生物处理等10个生态项目,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带,以“敢闯敢干、唯实争先”的奋斗姿态,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