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4月1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以下简称“总体部”)的会议室内,投影幕布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轨道参数和算法,工程师们正围绕“楚天”星座卫星遥感技术激烈研讨。此刻,在他们头顶300公里的超低轨道上,一颗卫星正在绕地飞行。
这是总体部自主研发的“楚天”超低轨技术试验星——楚天一号001星。该星于2024年发射升空,其搭载的光学遥感相机、星载智能处理设备、大气密度测量装置和原子氧探测器等载荷,具备超低轨高分辨率对地成像、在轨实时智能处理、超低轨空间环境探测等功能。
空间工程总体部智能制造事业部主任沈文发回忆,1月28日,楚天一号001星飞越武汉上空时,拍下了武汉卫星产业园。图片上,空间机电中心、科研配套保障中心、卫星测运控与应用中心主体建筑样貌清晰可见,园区道路纵横,植被环绕,为这个现代化的科技园区平添了几分生机活力。
楚天一号001星的分米级分辨率和信息分钟级直达用户已达国内先进水平,这是总体部2024年交出的“硬核答卷”。
空间工程总体部智能制造事业部主任沈文发介绍,总体部于2022年组建专业团队论证研发相关技术的可能性,仅仅两年便完成了技术攻克。下一步,“楚天”星座规划研制并发射数百颗运行在地球超低轨道的卫星,进一步完善以“高分辨率、高增值、高泛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遥感服务系统。于2030年后,完成业务系统全面建设,达到全球范围10分钟以内的即时业务响应和服务能力,助推空间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当卫星数据变得像手机推送一样即时,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改变?
面对记者的疑问,沈文发细细描绘,卫星通过先进星载智能处理、星端直连、星间通信实现空间信息直达用户终端,能满足洪涝灾害范围动态监测、农田病虫害及时预警等迫切需求,为智慧城市、应急救灾等领域提供“太空算力”。
“这些蓝图或许很快会被这座‘航天新城’的实践所解答。”沈文发说。
“楚天”星座正是2024年中国航天日签署的湖北省重大项目。近年来,总体部扎根湖北武汉,持续突破卫星技术,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市科技创新瞪羚企业、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等。
“未来,总体部将持续参与国家项目,切实推动’楚天‘星座建设,以空间基础设施带动卫星应用等产业链下游蓬勃发展,促进新质新域生产力快速生成。总体部将重点在卫星载荷设计制造、卫星应用、联合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大布局力度,不仅以自身发展为新洲区发展注入更多引擎,同时也为新洲区培养更多卫星领域人才,以人才促发展,长效驱动,助推新洲区新型工业化建设行稳致远。”沈文发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吴思)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