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这个周末有点冷!别慌,升温就在下周
湖北日报 2025-03-29 13:42:32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陈声超)3月29日从武汉市气象局获悉,预计29日至30日武汉市平均气温9℃~11℃,倒春寒持续,其中29日白天武汉市南部有弱降水;4月1日起气温逐步回升。下周起,武汉市气温逐步回升,最高气温回归20℃+,武汉的春天又回归了。

昨天武汉市普降小雨,气温也是持续回落,同时伴有较强北风,人体感觉较为寒冷。今天早晨武汉市转为阴天,中南部有零星小雨,最低气温大部5℃~7℃。这个周末,武汉市虽然天气有所好转,但气温依旧较低。

武汉市气象局提醒,这个周末有点冷,“倒春寒”还将持续。有外出计划的朋友们,注意做好保暖措施,谨防感冒。

春捂到底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有一句话叫“春捂秋冻”。意思是在春季气温回升,但早春常常出现忽冷忽热的天气。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穿着保暖来顺应季节变化,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春捂并不是无条件地多穿衣物,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应适度穿着保暖,避免因突然天气寒冷而导致的身体受凉。过早脱掉厚衣物或穿得过少,可能会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流感等疾病。

【链接】为什么要进行“春捂”?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特别是初春时节,气温忽冷忽热,乍暖还寒。这种气温的不稳定性是“春捂”尤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人体在面对这种气候变化时,容易发生冷热交替的应激反应。如果穿得过少,尤其是在气温骤降时,容易让体内的阳气流失。导致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减弱,从而容易感染疾病。

在气温不稳定的时期,体温过快变化,特别是局部的温度骤降,容易使得体内的温差过大。进而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导致抵抗力下降。在春季气温变化剧烈时,寒冷刺激会导致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免疫系统的压力,可能导致感冒的发生。

春捂到底要哪儿

虽然“春捂”是为了保暖,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穿得多就好。其实,科学的“春捂”不仅仅是衣服的厚薄,更关键的是保暖的位置。

以下这三个部位,在春季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颈部:颈部是一个容易受到外界风寒侵袭的部位,尤其是风池穴和风府穴所在的区域。

在春季,阳气刚刚复苏,免疫系统的防线较弱,如果颈部没有得到有效保暖。外界的寒风就容易侵入体内,导致体内阳气外泄,诱发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专家建议,春季尤其要注意颈部的保暖。佩戴围巾、帽子等,能够有效抵挡冷空气的侵袭。

腹部:春季,也是我们脾胃功能最为脆弱的季节之一。腹部,尤其是肚脐部位,是调节脾胃阳气的关键位置。

在冬季,寒冷的气候往往让人们容易腹泻、肚子受凉,而春季气温回升后,依然有些人容易忽视腹部的保暖。肚脐部位又叫神阙穴,适当保暖能帮助增强脾胃的阳气,避免寒气入侵导致腹泻或胃部不适。因此,春季可适当穿上保暖的衣物,如肚兜或腹带,以增强腹部的温暖感。

膝部与足部:很多人忽视了膝部和足部的保暖。

其实,寒从脚下生,这句俗语深刻地揭示了膝足部的重要性。尤其是膝部,是阳气集中于关节处的部位,若在春季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很容易导致风寒湿邪侵袭,影响关节的灵活性。足部也是阳气的一个传递通道,保暖足部可以增强体内气血流通,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反应。因此,春季要特别注意膝部和足部的保暖,可以穿戴长裤或暖腿套,保暖的同时保证舒适。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

春季并不是要一直保暖,过度的保暖反而可能导致体内阳气过盛,引起其他身体不适。如何把握“春捂”的时机,是一门讲究的艺术。

在“春捂”的时间上,有一个经典的“815”原则: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需要保暖;而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这一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何时该减少衣物,避免过度保暖导致汗湿,引发身体不适。

这个“春捂”的时机因人而异,尤其是对于一些体质偏虚弱、年长或身体较为敏感的人群来说。适当的春季保暖尤为重要,而对于体质较强的年轻人,适当减少穿戴以应对日益升温的气候,则是更合适的选择。春季气候的多变和人体免疫系统的适应需要,要求我们科学而合理地进行保暖。

通过合理捂住三个关键部位,颈部、腹部和膝足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春季的温度变化。维持身体阳气的平衡,避免因寒冷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与此同时,科学掌握“春捂”的时机,既不急于减少衣物,也不过度保暖,才能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的健康状态。

责任编辑:万雷萌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