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惠国)为进一步规范摩托车(二、三轮、电动)行驶与停放秩序,有力遏制不文明交通行为,切实提高全县交通安全出行环境和城市品质形象,竹溪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坚持“宣、源、治”相结合,深入推进摩托车专项治理,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营造声势抓“宣传”。一是创新宣传载体。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微竹溪等新媒体发布摩托车交通违法整治通告,公布治理范围、车辆类型、方法步骤、治理效果,引导车主遵法守规安全出行,自觉抵制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并公开曝光2期违法载人和乱停乱放。二是用好传统手段。宣传小分队在人车流量大的街道、广场、社区悬挂横幅10余条,散发专项治理通告1000余份,摆放摩托车专项治理提示牌8块。三是服务好群众。深入鄂坪、汇湾等乡镇,京东物流等企业、社区、摩托车售卖企业开展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安全主题宣传12场次,在出租车、公交车站、社区大屏、沿街单位等LED大屏上滚动播放摩托车整治宣传标语等。交警、派出所、路长还在景区、采茶区等路口设置违法学习劝导点,现场签订《道路交通安全承诺书》《不违规加装遮阳伞承诺书》。
多方联动抓“源头”。一是联合管控抓“源头”。依托“道安办”平台,联合市场监管局、交通综合执法大队等单位,前移监管触角,规范摩托车企业售卖合格车辆,对违规销售遮阳伞、大功率消声器和非法改装的企业开展大检查、大执法行动。其间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检查销售企业及门店12家,责令整改3家。二是推动警企共治。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企业和京东等快递公司建立约谈机制,定期通报骑手交通违法和事故案例,与150余名骑手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督促企业主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骑手的安全考核。三是规范停车区域。针对外卖、快递和农村进城办事摩托车行驶、停放问题,会同城市管理部门按照县上“畅游竹溪”要求,在主次干道、商超、医院、学校等周边施划专用停车位,并允许摩托车停放于61个机关、小区内,最大限度解决“停车难”问题,从而巩固提升文明交通城市创建水平。
突出路面抓“整治”。一是加强路面管控。各中队在穿村过镇、商超、集市等复杂路口开展流动执法,与派出所、路长联手屯警路面,提升整治效果。二是开展联合执法。联合交通综合执法、城管、消防等单位开展城区交通及市容秩序集中整治,特别是占用车行道、消防通道、人行道的“违停”和超载车辆,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形成严管高压态势。三是严查噪音扰民。重点打击大排量摩托车飙车炫技、非法改装和噪音扰民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将鄂陕大道、人民路、学校、医院周边道路作为重点路段巡查管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投入警力1120人次,警车290台次,检查摩托车860余辆,劝导拆除遮阳伞45把,查处商圈摩托车违法停车320余起,摩托车超载16起、不戴安全头盔55起,消除一批交通安全隐患,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