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春日野菜,你吃对了吗?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3-27 11:43:06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孟庆紫、汪慧)春暖花开,荠菜、香椿等野菜陆续上市,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春日限定”。但野菜具有一定的药用属性,并非人人适宜。那到底如何正确食用野菜,哪些人群需谨慎呢?来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27日上午,记者在农贸市场看到,不少摊位上摆满了新鲜采摘的荠菜、香椿等野菜,吸引市民驻足选购。

“我刚刚买了香芹和野生芹菜,野生芹菜比家种芹菜香,可以清炒、凉拌,吃法还挺多的。”市民沈女士说。

吃野菜具有哪些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食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对此,记者采访了阳新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住院医师石林韬。他介绍,春季野菜营养丰富且兼具药用价值,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清热解毒类、温经散寒类、利水消肿类以及健脾消食类。清热解毒类的野菜包括马齿苋、鱼腥草以及车前草,车前草还有利水消肿祛湿的功效。温经散寒类的野菜有艾草、香椿等,健脾消食类的野菜有蕨菜等。

石林韬表示,虽然野菜营养丰富,但食用时也有诸多注意事项。根据中医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首先要学会辨别自己的体质,像偏湿热的体质的人群,就适合食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野菜,比如马齿苋,鱼腥草等等。偏虚寒阳虚类体质的人群就比较适合食用艾草、香椿这一类野菜,而脾胃功能、运化功能稍差稍弱的人群,就比较适合食用蕨菜。

石林韬提醒,野菜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腹泻或消化不良。部分人群更需谨慎。孕妇尽量避免食用清热解毒类的野菜,例如马齿苋、鱼腥草、蒲公英等等,因为这一类的野菜通常性质偏寒凉,会影响到孕妇以及胎儿。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也尽量要避免食用这些野菜。既往有过胃溃疡或胃出血的老年人群,也要尽量避免食用野菜。

野菜虽美味,却暗藏风险。春天野菜品种繁多,许多有毒植物与可食用野菜长相相似,稍不留意就可能误食,一定要多加注意。

石林韬表示,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用适合自己的野菜。其次在选用野菜时要进行鉴别,避免采摘并食用有毒的野菜。再是在食用野菜之前一定要处理好,例如充分地焯水、充分地煮熟以后再食用。最后就是虽说遵循中医药药食理论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毕竟食物不能代替药物,如果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病症,还是要尽早到线下就诊。

责任编辑:胡凌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