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十万余件老物件的时光印记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3-24 15:20:0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楚豫)

在曾都区南郊街道

一座古韵悠长的民俗博物馆正悄然绽放

它就是福森民俗博物馆

这座由老宅改造而成的文化殿堂

将10万余件承载乡愁记忆的老物件

化作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走进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旧时光的门。建筑保留着传统民居的肌理,青砖灰瓦间弥漫着岁月沉淀的醇厚气息。馆内划分为农耕文化、生活器具、非遗技艺、红色记忆四大展区,水缸、石碾、古算盘、缝纫机等老物件按年代与功能有序陈列,每一件都定格着20世纪的生活图景。在这里,游客可以触摸到从农耕文明到现代生活的时代变迁。

这个博物馆有一整面墙的算盘,震撼

这个房间你熟悉吗?

博物馆的创建者杜延森,是这片土地里文化传承的执着守护者。20多年来,他走遍随州乡村,自费收购被遗弃的老物件,甚至从废品站“淘宝”20世纪70年代的粮票、80年代的收音机。

需要走多久才能回到儿时村口看电影的那个夏夜?

这些藏品中,既有曾都区非遗项目“随州剪纸”的代表作,也有反映曾都工业发展的老机床。杜延森说:“这些老物件是乡村发展的活化石,不能让它们在时光里消逝。”

为了让老物件“开口说话”,博物馆策划了沉浸式体验活动:游客可亲手体验石磨,参与非遗剪纸教学等去感受老物件的前世今生。

体验一把丰收的喜悦

如今,这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民俗宝库,正迎接八方来客。当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与博物馆的慢时光相遇,人们在这里找回了“车、马、邮件都慢”的诗意栖居。

在博物馆的留言本上,不同的笔记记录着不同年代游客的感受。

正如杜延森的愿景:“让老物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触摸历史中记住乡愁。”

若你也愿与时光对话

不妨走进福森民俗博物馆

与那些泛黄的老物件

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约会

责任编辑:徐凡景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