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2025.3.17《湖北日报》
编者按
小证件,大民生。因历史遗留问题、办事机制不畅等原因,“有房无证”“等证开工”等问题长期困扰着群众和企业,成为民生痛点和发展堵点。
近年来,孝感对“证”下药,擦亮“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在“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上持续发力,超常规纵深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信息化集成办理工业用地“五证”,广泛实施公安便民利企15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将民生改善“难点”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点”,将企业发展的“堵点”转化为经济腾飞的“增长点”。
前期遗留问题再多,群众无过错就应办证
孝感托起1.6万余户居民安居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欣
通讯员 乔卫华 刘林波
3月8日,孝感市孝南区广场街东方龙城小区,陈海林推着8个月大的孙子出门遛弯,听邻居们谈起小区周边将新增一所中小学,他不禁笑得眉眼弯弯。
“赶上了!”2024年11月,陈海林领到了“迟到”13年的不动产权证,“有了这个红本本,再也不用为孙子入学的问题担心了。”
办“房本”是房地产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明确购房者权属的“临门一脚”。它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正常的房产交易、融资开发以及落户入学。
去年以来,孝感市超常规纵深推进城区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化解,化“证结”,解心结,多方合力托起群众安居梦。
截至目前,该市摸排上报的首批76个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已全部化解销号,为16790户居民打通办证路,实现摸排上报问题动态“清零”。
摸清“证结”
八类登记难题待解决
“我花了好几十万买了这套房,谁料开发商没能办理项目竣工备案,不动产登记一直办不了。”3月10日,回忆起“登记难”问题,孝南区翡翠名都小区29号楼业主翁先生直呼“太糟心”。
翡翠名都项目于2010年取得土地,2014年办理了规划和施工许可,2015年批准预售,已建成房屋29栋。翁先生看中该小区绿化好、距离岳母家近,有电梯,老人不用气喘吁吁地爬楼梯,于是在翡翠名都小区全款购置了一套新房。
没想到,开发商与施工单位因合同纠纷诉诸法院,项目竣工备案迟迟不能办理。项目缺少办理首次登记(总证)必要件,翁先生所购房屋的不动产权证也就无法办理。
翁先生的情况并非个案。孝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情况类型复杂,总的看,既有市场环境、开发商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也有政策方面等问题。
房屋产权关乎民生福祉,是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保障。
事不避难,动真碰硬。孝感将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化解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民生实事,对12345热线平台、湖北省不动产登记作风及问题处理平台、信访反馈等渠道反映的2023年1月以来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摸排,梳理出首批76个、8大类“登记难”问题,厘清政府部门、开发建设主体和购房人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分类施策
群众无过错即办证
今年1月21日,翁先生再次来到孝感市民之家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这次,他带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高效廉洁 依法办事”。
2024年9月,孝感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联合该市监察委员会、税务、住房和城市更新、公安、法院等部门,印发《关于超常规纵深推进孝感城区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化解的通知》,推行“证审分离”“证罚分离”“证缴分离”“票税分离”等工作机制,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
不久后,翡翠名都小区被纳入不动产“登记难”专项整治清单,明确采取“证审分离”的方式解决,即先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对项目出具房屋质量安全和消防安全鉴定意见,主管部门对鉴定意见出具相关说明后即可办理登记。
今年年初,孝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根据主管部门认定意见,为项目办理了总证,并为翁先生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全程不到30分钟。
“登记难”问题,难在末端环节解决前期遗留问题。孝感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的原则,只要不是群众的过错,就千方百计帮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在为群众办证的同时,同步完善房地产项目审批手续、处罚违法违规行为、追缴税费金,不让群众为开发商违规行为买单。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问题,孝感多地实施延时办、专场办、现场办、上门办,在问题集中的小区设立便民窗口和登记点,确保群众不动产登记“即来即办”。
共管账户
共青华苑200余户居民领到“房本”
共青华苑小区位于孝感高新区丹阳街道办事处共青社区2组,办证遗留问题突出。
“该项目因欠缴土地出让金、土地契税,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丹阳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副主任苏文强回忆,已入住的业主不能正常入学和交易,居民多次到信访部门上访。
开发商希望先收取购房群众的购房尾款,推进遗留问题解决;购房群众则希望先解决办证问题,再缴清购房尾款。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如何破局?
问题出在双方互不信任!孝感借鉴基层治理的办法,推动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业主代表、开发商三方建立项目“共管账户”,搭建开发商与购房群众之间的信任桥梁。
丹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历时1个多月上门摸排,确定49户业主欠缴购房尾款。经过动员,10余户业主率先将购房尾款打入“共管账户”,专项用于化解遗留问题,包括缴交增值税、剩余地块的土地出让金等。街道办事处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其他居民也纷纷效仿,目前有200多户居民拿到了房屋不动产权证,项目实现分证到户的常态化办理。”苏文强介绍,“共管账户”在确保开发商回笼资金优先用于化解遗留问题的前提下,还能用于小区水改、电改、完善小区环境等,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形成良性循环。
604个项目跑出“加速度”
“五证同发”宗数居全省第一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欣
通讯员 乔卫华 李林
3月10日,位于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湖北洋田集团,车间管件、布套、装配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赶制国外客商的童车订单。
“目前集团有16万辆童车待交付,订单已排到4月中旬。”湖北洋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朱道军介绍,后续订单源源不断,三期项目拟投资1亿元,预计2026年达产。
一个多月前,湖北洋田集团在孝感市三级干部大会上领取“五证”。当天,共有27家企业领取“五证”,发证总面积1588.09亩。
从2021年首次推行“五证同发”至今,孝感已有604宗工业项目实现“五证同发”,发证面积38782.56亩,带动投资额1648.08亿元,连续四年发证宗数位列全省第一,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
过去“接力跑” 如今“并排跑”
等地期成了预审期
“以前审批动辄几个月甚至半年,现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就能领‘五证’,省时又省力!”谈起拿到“五证”的感受,欣柔科技安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不已。
过去企业从拿地到项目开工,需要依次办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五证”审批环环相扣,涉及多个审批阶段、审批部门和审批平台,需要企业往返多次跑动,常常成为企业的“痛、难、堵”。
安陆积极探索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新模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前移项目审批关口,取消工业项目办理中非必要的互为前置条件,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3个阶段的审批事项,提前至土地挂牌出让与签订出让合同间同步开展,“接力跑”变“并排跑”,等地期成预审期。
2021年5月,安陆被确定为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之一,率先开展“五证同发”审批改革工作,当年9宗项目实现“五证同发”。
2022年,“五证同发”在孝感全域推广。孝感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将原来串联审批的环节改为并联审批,提交的材料由原来的27项减少到13项,审批时间由120余天缩短为不到40天。
提速增效做“减法”,优化服务做“加法”。孝感市按项目开工条件准备、项目出证实施两个阶段,设立“代办秘书”全程跟踪,为企业提供无偿代办帮办服务。明确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豁免的具体情形,推进工程施工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工程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让项目高效落地。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一网集成办“五证”
3月6日,位于孝南区祝站镇的中国邮政华中邮件处理中心项目施工现场,4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地质复勘和基础建设。
这是2024年孝南区“带方案出让”的重点项目。在建设用地出让公告发布前,孝南区组织编制拟出让用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宗地挂牌前,该区将设计方案、投资效益、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一并纳入出让条件,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对接供需关系。
“‘带方案出让’为‘五证同发’奠定了基础。”孝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万赛群介绍,由于审核方案已提前预审,审批部门可快速审批,缩短发证时间。此外,通过“一网集成”办理,企业在网上提交申请,多部门同时线上审批,一天就能办好“五证”。
2024年6月18日,孝南在全省率先“吃螃蟹”,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开通“五证同发”专区,打通资规部门业务审批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等,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对接共享。
万赛群介绍,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该模式实现1个窗口受理、1个工作日办结、9份申报材料提交,大幅优化审批流程和环节,通过数据对接共享,还可避免监理总监同时挂靠多个项目等问题,保证项目的安全性、合规性。目前,孝南辖区已有3家企业通过“一网集成”办理了“五证”。
孝感还统一区域评价,由政府统一开展区域内环境、水土等10个事项的评价,形成整体评估成果,供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每亩可为企业节省成本约1万元。推行“标准地”出让,在全省率先发布工业用地“标准地”“五证同发”孝感市地方标准,推进“五证同发”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全力跑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加速度。
打造十五分钟不动产登记服务圈
群众家门口就可以办“房本”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欣、通讯员林晨曦、蔡青阳)“家门口就可以办‘房本’了,实在太方便了!”3月6日,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长江村村民赵足林,在该镇便民服务综合中心提交了办理农房不动产权证的申请,“政府提供免费邮寄或送证上门等服务,再不用往市区跑了。”
以前,该村村民办理农房不动产权证,得去孝南区便民服务中心,来往路程比较远。2024年,孝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多部门在开发企业、银行网点、中介机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处设立服务窗口,受理各类转移登记、抵押登记、换证及遗失补证、信息查询等高频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录入信息通过政务外网传输至不动产登记平台,打造“15分钟不动产登记服务圈”。
“不动产登记中心后台审核通过,就能即时发证。”新铺镇便民服务综合中心工作人员朱丽平介绍,企业和群众可选择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和“鄂汇办”APP下载不动产电子证照,或者选择免费EMS邮寄、送证上门等方式获取不动产登记证书。
为了优化企业和群众的办证体验,孝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上线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网点地图,采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集成了孝感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和终端设备,实现了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便民服务点、金融机构、开发企业等登记网点上图入网,各类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可一站式、智能化辅助办理。
群众通过孝感不动产官方微信平台,可实时查看全市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网点地图详情,在110个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网点中选择就近办理。
目前,孝感市12大类67项不动产登记事项依托“鄂汇办”“湖北政务服务网”“孝感不动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已实现全程网办,高频事项网办率达到95%;共建“武汉都市圈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协同办理平台”,实现38项不动产登记事项圈内通办。
孝感公安出台便民利企“15条”
为群众办证提供更多便利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欣、通讯员汤爱清、向莉)“这个政策真是及时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3月4日,孝感市民涂先生向孝感公安出入境窗口值班辅警章丽连连道谢。
当天,涂先生带越南籍妻子来窗口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延期手续,得知要15个工作日后才能取证,他焦急不已。原来,他的妻子马上要去医院做产检,需要护照原件才能在医院挂号。
了解情况后,窗口值班辅警章丽按照孝感公安出台的15项便民利企服务新举措,为涂先生的妻子提供外国人申办居留证件免于留存护照服务,只需审批后按预约时间持护照原件到发证窗口粘贴、领取居留证件即可,方便她在此期间持护照办理就医等事项。
去年11月,孝感市公安局出台“15条”,整合治安、户政、交管、网安、禁毒、出入境等多警种部门的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流程手续、缩短审核周期,为企业、群众和来孝感的外国人提供更多办证便利。
根据新举措,该局实施孝感籍居民领证两年内丢失(损毁)补领居民身份证、户籍类证明开具“全程网办”;推行孝感市主城区“零门槛”落户;将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工程验收行政许可期限压减两个工作日;对小型汽车驾驶证逾期三年未换证被注销、申请人重新申请原准驾车型驾驶证的,将原来需要考全部科目调整为只考科目一和科目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