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年产5亿尾罗氏沼虾种苗基地在汉投产,专家力荐“一稻两虾”种养模式
湖北日报 2025-03-07 21:54:36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然)“罗氏沼虾种苗大规模投产后,农户可以采用‘一稻两虾’种养模式,经济收益将更加可观。”3月6日,在武汉天健“南太湖3号”良种沼虾种苗销售推介会现场,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专家王炬光博士兴奋地说。

罗氏沼虾被誉为“淡水虾王”,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是适宜养殖的大规格商品虾。目前,我国罗氏沼虾主产区为广东、江苏、浙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1%。近年来,湖北、江西等地也开始大规模发展罗氏沼虾养殖,养殖面积年增速超过10%,市场前景广阔。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李风波介绍,我国虽然不是罗氏沼虾原产国,但已培育出全球最大的罗氏沼虾养殖产业,建成了世界上选育世代最长的核心家系。“南太湖 3 号”是其中的沼虾良种代表,具备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养殖成本低等特点。

通过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创新中心团队、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展合作,武汉天健沼虾繁育科技公司在黄陂区王家河街道打造了“南太湖3号”沼虾良种扩繁基地,已具备年产沼虾种苗5亿尾的能力。近期,基地首批罗氏沼虾种苗繁育上市。该公司总经理杜伟豪表示,在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支持下,从种虾挑选到繁育技术优化,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计划未来将年产量提升至10亿尾,打造沼虾繁育领域的领军企业。

湖北是稻虾综合种养大省,以小龙虾为主要养殖品种。罗氏沼虾耐高温,5月份小龙虾捕捞上市后,正好进行罗氏沼虾种苗养殖,8月至9月份可养成销售。“罗氏沼虾与小龙虾的养殖周期相衔接,充分利用稻田环沟产能,可显著增加虾农收入。”王炬光博士说,“2024年湖北稻虾的养殖规模约为820万亩,只要拿出其中的十分之一用于罗氏沼虾养殖,经济效益就非常可观。”

据悉,省农科院将为“虾稻轮作”“虾菜轮作”等养殖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资源循环利用。武汉天健沼虾繁育科技公司也将以种苗繁育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为基础,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为养殖户提供从虾苗供应、养殖技术指导到配套饲料配送、订单式回收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陈诗璠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