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特别策划|有“阳光”更有爱
党员生活杂志 2025-03-06 19:38:21

春节临近,襄阳市樊城区中原街道铁路社区处处张灯结彩,年味儿十足。社区“阳光家园”内,更是一派热火朝天——这里正在进行新春“蒸馒头”大赛。社区志愿者和残疾人聚在一起比赛做馒头,干劲十足。

“我做的馒头要又圆又好看!”人群中,小宏(化名)显得格外兴奋。热气腾腾的馒头出锅后,他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和志愿者们一道,为社区的独居老人、小朋友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送馒头。

很难想象,患有二级智力障碍的小宏初到“阳光家园”时,智力仅相当于2岁儿童,几乎无法与人交流。5年时间过去了,在志愿者们悉心照料与帮助下,他不仅学会了许多生活技能,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在铁路社区,像小宏这样托养在“阳光家园”的残疾人,共有86人。

2006年,面对辖区残疾人尤其是残疾儿童较多的困局,铁路社区党委筹办了襄阳市第一家专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康复、学习的特奥班;2011年3月,“阳光家园”成立,为辖区残疾人免费提供康复训练。

2021年,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为契机,铁路社区党委主动缩减办公用房,把最好的场所提供给残疾人,着力打造以文疗、体疗、娱疗、工疗、农疗为主要内容的“五疗共育”助残服务;2022年,投入5万元建起“爱心厨房”,保障残疾儿童午间就餐;2023年,通过争取社会资源,建设15亩残疾人户外农疗基地,为开展残疾人农疗康复拓展活动空间……

目前,升级一新的“阳光家园”建有康复训练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VR体验室、社工服务站和励志书屋等14个功能室,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庇护性劳动、心理咨询、法律维权、康复服务7大类服务项目。在这里,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全方位的生活照料服务。

2021年6月,铁路社区党委成立了“阳光家园”党支部。以社区党委为圆心,“阳光家园”党支部和29个居民小区党支部为半径,结合社区“铁哥们”“铁娘子”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广泛吸纳社会爱心志愿者以及艺术人才,不断拓展“阳光家园”志愿服务队伍。

春节前夕,“阳光家园”院长、党员余冬梅总是最忙碌的那个。这不,她又挨家挨户踏上了“家访”之路。

“家豪(化名),这是我给你做的新鞋子,赶紧试试合不合脚。”在残疾孩子家豪家里,余冬梅为他送上了暖心的新年礼物。

与往年不同,忙碌的人群中多了党员志愿者、舞蹈老师陈丽。

就在前不久,阳光家园的孩子们接到了襄阳市“我要上春晚”舞台的邀请。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转身,这些看似简单的舞蹈动作,陈丽往往需要陪着练习上百遍,孩子们才能掌握要领。“只要能看见他们站在春晚舞台上的笑容,我的心里就特别的甜。”陈丽动情地说。

在余冬梅、陈丽这样的全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尽心关爱下,19年来,“阳光家园”已累计为数百名残疾人提供康复和帮扶服务,“阳光家园”的孩子们在特奥、文艺、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获得各种奖牌累计达148枚。

为帮助残疾人实现自食其力,社区党委在“阳光家园”建设了辅助性就业室。通过就业培训,开展编织、柳编、钻石画等手工项目,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我们和一家公司签订了184万件的手工折叠雨衣加工订单,有52名残疾人能独立完成操作,每人每月有300—1000元的收入。”铁路社区党委书记龚新涛介绍,“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自食其力,既减轻了家庭负担,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以“阳光家园”为媒介,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采访结束时,小宏正在上手工课。在崭新的多功能室内,社区党员志愿者李老师正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和其他残疾人编制绒花。

“老师,马上要过春节了,我要做一朵红色的绒花送给您!”小宏紧紧攥着制作绒花的材料,满脸期待地说。(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刘志勇 通讯员 尚春成 米泽锐)

责任编辑:汪曦晔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