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安井医生(左三)临行前与协和医院儿外科团队合影,并获赠学术专著。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实习生季婕、通讯员聂文闻、陈有为)3月4日,拿着记满了“手术心得”“操作攻略”的笔记本,日本医生安井芳孝感到收获满满。即将回国的他笃定地说:“选择来武汉学习是正确的决定,这里的中国同行对机器人手术技术创新的追求,正是我需要学习的核心精神。”
46岁的安井芳孝是日本金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外科的副教授。“机器人手术有微创、精准、恢复快优点,是外科领域的革命。”在儿童外科领域工作多年,安井深感在日本开展10岁以下儿童机器人手术数量少,疑难罕见病治疗更少。去年8月,利用工作之余,他开始寻找进修、学习的国家。
在汉学习期间,安井(右)跟随汤绍涛给患儿查房。
找遍国内外文献资料后,安井发现一名叫做汤绍涛的中国医生和其团队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了多篇针对儿童患者、新生儿的机器人手术研究论文。“中国在机器人手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高水平论文的发表,表明中国在该领域的成就得到了国际认可。”于是,他立刻向汤绍涛发出电子邮件,表达前往学习的意愿。巧合的是,安井所在的金泽医科大学与汤绍涛教授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也有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经过多方沟通,今年2月9日,安井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跟师”汤绍涛,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在汉学习期间,安井(右二)观摩手术。
“从每天早上8点的查房开始,我每天的学习都非常充实。在这里能接触到许多疑难病例。”安井说,每逢科室有疑难手术,他一台都不落下。“大家都是我的老师!许多教科书上的案例,在这里都能观摩,实在太幸运了!”安井感叹道。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9岁患儿的手术。患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症。2月18日,在机器人辅助下,汤绍涛团队为孩子施行了手术。每到一个重要的操作步骤,汤绍涛都会和身旁的安井详细讲解。
在汉学习期间,安井学习机器人手术操作。
“手术里的‘紧顶技术’‘短盲袋’‘肛门外横断直肠’等技术均为汤教授原创。手术时间之短,团队配合之默契、操作流程之规范令人惊叹。”安井向记者展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同颜色的标注,还配上了手绘插图。
在汉学习期间,安井(左)跟随汤绍涛给患儿查房。
安井表示,他第一次来武汉,中国同行却给了他真诚的帮助,这座热情又美丽的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医疗技术的跨国交流已成为全球趋势,相信随着中国在医疗技术领域的崛起,在全球医学领域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还会吸引更多国际人士前来学习。我会把在中国学到的创新技艺带回国,造福更多日本患儿!”安井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