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健康会客厅】洗牙真的是智商税?这些洗牙误区越早知道越好!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2-27 09:50:17

洗牙是智商税?

提到“洗牙”很多人都疯狂摇头:

“洗牙会磨坏牙齿!”

“牙缝会变大,牙齿会松动!”

“洗牙会导致牙酸!”

“天天刷牙,还用洗牙?”

……

  这些流传甚广的误解,让很多人对洗牙望而却步。今天让我们听听荆州一医口腔科专家怎么说吧!

  误区一:洗牙会让牙缝大?

  【真相】:牙缝变大?这锅洗牙可不背!  

  牙缝长期被牙结石霸占地盘。洗牙只是清除了这些黄色的“石头”(牙结石),还原了牙齿本来的面貌。  

 

  洗牙前:牙结石像“水泥”一样填满牙缝,牙齿看似紧密;

  洗牙后:牙结石被清理,真实的牙缝暴露,其实这才是牙齿的“原生态”!  

  误区二:洗牙后牙齿敏感、酸软甚至松动,说明洗坏了?

  【真相】:敏感是牙齿在“喊救命”!而牙齿松动是牙周病晚期的表现。  

  牙齿长期被牙结石包裹,突然“重见天日”,遇到冷热刺激会短暂敏感(通常1-2周会缓解)。

  患有重度牙周炎的牙齿本就因牙槽骨吸收而松动,牙石反而起到“固定”假象。去除牙石后,牙齿失去支撑可能暂时松动,但这是治疗牙周病的必要步骤,后续需配合牙周治疗。

  划重点:敏感或松动正说明你的牙龈已受损,洗牙是在阻止问题恶化!

  误区三:洗牙会磨损牙齿?

  【真相】:专业洗牙工具不会伤害牙齿!  

  洗牙用的是超声波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而非“磨牙”。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正确操作下毫发无损。  

  但路边小店的暴力操作可能伤牙!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或口腔机构。

  误区四:洗牙出血=医生技术差?

  【真相】:出血是因为牙龈发炎了!  

  健康的牙龈洗牙时出血量很小或几乎不出血。如果出血多,恰恰说明你有牙龈炎或牙周炎,需要更重视口腔清洁!  

  (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误区五:洗牙=牙齿美白?

  【真相】:洗牙是“大扫除”,不是“粉刷墙壁”!  

  洗牙只能清除外源性色素(烟渍、茶渍)和牙结石,让牙齿恢复本色(淡黄色)。想要明星白?得靠专业美白项目。

  误区六:每天刷牙,不用洗牙?

  【真相】:牙刷很难刷掉牙结石!  

  即使每天认真刷牙,仍有40%的牙面(如牙缝、牙龈沟)清洁不到位,日积月累形成牙结石。  

  自我检查一下:用舌头舔牙齿内侧,如果感觉粗糙,很可能已经有牙结石了!

  为什么要定期洗牙 ?

  1、预防牙周病:牙结石是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的元凶;  

  2、省钱:洗牙几百块,牙周治疗上万块;  

  3、防口臭:牙结石和细菌是口臭的源头。 

  这些人更需要定期洗牙! 

  ✅ 牙龈出血、红肿者  

  ✅ 吸烟、爱喝咖啡者  

  ✅ 矫正牙齿中  

  ✅ 备孕女性(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炎)  

  ✅ 每年至少1次,牙周病患者需3-6个月一次  

  荆州一医口腔科专家提醒:洗牙后2-3天避免冷热刺激,使用抗敏感牙膏;  选择正规医院或口腔机构,拒绝“暴力洗牙”;  定期洗牙 + 正确刷牙 + 牙线清洁 = 口腔健康铁三角!

 


责任编辑:杜川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