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黄州文学|老屋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2-14 17:50:39

如果说故乡是一本厚重的书,老屋则是这本书里我最依恋的一页。无论我游多远,记忆中时常在那里漫步。

老屋并不老,迄今也就四十年历史,显然也不是祖宅,年份不够。之所以称老屋,是因为这是我们兄弟姊妹最初的家,曾经赖以庇护和成长的地方。此地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叫九龙,山清水秀,老屋坐落在垸的入口处,面对着池塘,顺水又顺风。错落有致的石头墙怀抱出一个端庄的小庭院,迎门五级台阶迎来送往,承载了多少脚步。砖石裂缝的地方还长有青苔,淡淡的绿色渲染出老屋浓郁的乡土气息。

院里种满了植物,泡桐、橘子、水杉、芭蕉、紫竹那株樟树我最有记忆亲手植下,多舛的它主枝惨遭大雪折断过,可还是倔强地活了过来。这点多像我的脾性,现在不知道它还安好?是否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只有风知道。墙角处木槿花长得出奇的好,繁枝越过院墙,花开时多而艳,醒目的红招摇出小院,富有生气。

没有什么比那时夏夜小院更让人牵怀,几张竹床铺开,全家都在一起纳凉,母亲就着月色洗我们刚换的衣服,父亲听收音机,有一没一地和母亲搭腔话着家常。我休闲地躺着看天上的星星,享受那份“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意。慈爱的外婆会安静地坐在我旁边,轻摇扇子瞅瞅远方,再瞅瞅我,时不时地扇几扇风给我驱蚊子。晚风轻拂树影婆娑,多么安谧而静美的时光,几只流萤飞过,眨巴眨巴着温软的亮光,夜色沉醉。

房子大门两侧悬着长长的晒衣服竹篙,典型的乡村风貌。向阳的外墙上挂满了高粱穗、大蒜砣、丝瓜、葫芦、豇豆荚、红辣椒壳等,一簇簇植物的来年种子成了家里农作物展览的标本。更像是父亲热爱土地的勋章,他一手打理家里近十亩地的菜园,播种、锄草、挑粪、收割,起早摸黑地辛勤劳作。来不及才叫我们打下手,我也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那时的时令果蔬布满了家里的餐桌丰富着我们的胃,自给自足都是绿色纯天然,如今想要吃上一口真是奢侈的梦想。父亲过世多年我只要触及到菜地,仿佛又听到了他熟悉请示外婆应季的征询声。“大种些什么?”

青砖布瓦、粉壁土基,老屋简单而朴实。外婆身上闪现出老屋另一种朴实,七十多岁还操持着大家人的吃穿。转完灶台后,就会坐在堂后屋的小房中忙起针线活,难得空闲。唯一的爱好就是养鸡,每年都会孵一窝,不厌其烦。看着我狼吞虎咽的红烧童子鸡和清蒸老母鸡时,外婆满脸的皱纹都裂开了,给我的营养身体成了外婆爱好中的爱好。一根火柴划过,松针滋滋燃烧,那是外婆又开始作饭了,炉膛里的火温暖了锅台上的袅袅烟雾,老屋便氤氲在香气里,多少年我还在这份香气里不能自拔。

外婆去世后,便变卖掉了老屋。后来已几易其主,其间我有专门去看过一次,面目全非。再后来听说被人拆除重建,老屋成了我梦里一道瘢痕……

(作者:孙宝)

责任编辑:蔡美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