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吴汉
2月11日上午,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武汉)从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示范基地驶出,开往德国汉堡和杜伊斯堡。
这意味着,开行11年后,阳逻港成为中欧班列(武汉)的第二始发站,货物无需转运至50公里外的吴家山车站,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发往欧洲。
这意味着,长江“黄金水道”与“钢铁丝路”实现无缝对接,中欧班列武汉集结中心枢纽集结能力大幅提升,湖北、武汉开放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湖北居中部之中、长江之腰,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是海陆空三大丝绸之路战略交汇点,具备打造开放枢纽的良好条件。
2月5日,2025年湖北“新春第一会”聚焦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明确提出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
中欧班列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武汉是这一通道的重要枢纽。
2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把武汉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上升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1年间,中欧班列(武汉)拓展出57条跨境运输线路,辐射亚欧大陆40个国家、119个城市,实现了向东出海,向西经中亚入欧,向南至东盟,向北至俄罗斯“四向齐发”新局面。
今年春节假期,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开行11列,同比2024年分别增长80%和14.4%,创历史同期新高。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产品、新能源整车、光伏产品等高附加值“湖北造”成为欧洲客户的“心头好”。
中欧班列串起丝路产业链。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布卡区,总装机容量26.3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冲刺今年建成,该项目采用的部分光伏板,就是从武汉搭乘中欧班列光伏专列运抵的;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图卡耶夫区克鲁戈洛耶波列,中欧班列(武汉)运输的东风汽车KD件在这里集散,总装为整车后在俄罗斯各地销售。
借由这条陆上“物流大通道”,武汉造、湖北产优质产品高效输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法国等亚欧国家,湖北日渐成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欧班列(武汉)开行距离超过10000公里。对比来看,陆路转运的50公里似乎“微不足道”。
事实并非如此。长期在阳逻港从事货物运输的武汉瑞达物流负责人张鹏说,把一只集装箱从阳逻港运到东西湖,价格在1000元左右。
而一只集装箱从武汉发往欧洲,运价在2万元左右。物流成本增加5%,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企业而言,这是“切肤之痛”。
为什么要把货物运到东西湖,阳逻港周边没有铁路站点吗?并不是。距离港区4公里的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示范基地,可接轨武铁香炉山站。
但受相关条件制约,香炉山站此前无法接驳中欧班列(武汉)。
变化发生在2023年底。当年12月30日,香炉山站接入全国铁路网,具备“港站同场、运输同场、关检同场、信息同场”的能力。
另一方面,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示范基地,逐步完善了集装箱堆场、拆装箱库等,还配套建设了集货物集散、智能仓储、一站式服务、多式联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中欧班列湖北集货中心。
硬件齐备、软件完善,这意味着阳逻港成为中欧班列(武汉)始发站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铁路、港口、海关等多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武铁香炉山站终于向中欧班列(武汉)敞开怀抱。
从4公里到2公里,武汉持续发力
阳逻港成为中欧班列(武汉)始发站,50公里转运距离大幅压减到4公里,这是各方期盼已久的可喜变化。
放眼全国,中欧班列还有从重庆、成都、义乌、西安、郑州开行的多条线路。中欧班列(武汉)如何奋勇争先?关键要进一步提升枢纽集结能力。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武汉)开行量连续两年突破千列,发展进入加速度,稳步增长的货运需求对中欧班列(武汉)的服务水平提出新要求。
最后4公里能否进一步压减,让班列直接进港区?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旗建议,加强阳逻港和香炉山站联动,带动港口枢纽经济及港口服务业提档升级、提升长江新区港产城融合发展效能。
香炉山站不能移,但港区可以改扩建。2024年12月,阳逻港西港区多式联运工程(一期)项目开工。西港区位于香炉山站正南方向的长江边,两者之间直线距离仅为2公里。
湖北港口集团介绍,该项目计划建设阳逻港区武湖作业区绿色智慧多式联运码头、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中转中心及配套道路等,工期3年。
未来,需要乘坐中欧班列的货物下船后,在西港区内部,智能化无人集卡车将承担“最后2公里”的集装箱的短途接驳任务,实现“下轮船就上火车”。
专家认为,长江“黄金水道”与“钢铁丝路”真正无缝对接,必将有力提升湖北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为湖北深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新动能。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