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先锋本色 | 这一抹藏蓝,是守护岁月的“警”色荣光
党员生活杂志 2025-02-13 19:59:13

编者按:从2021年开始,每年的1月10日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拥有专属的节日,是荣耀,更是责任和担当。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字字千钧、重若泰山。无数警察,前赴后继,用忠诚与奉献,默默书写铮铮誓言。

那一抹藏南的背后,是无条件的信任感,是危急时刻的安全感,是目标、是使命、是职责,是群众的平安。在第五个警察节到来之际,我们刊发部分优秀党员警察的故事,展现他们不负荣光、守护人民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瞬间。

追假之路不停歇

“好多客人在我店里买烟后,都说‘抽着不对味’,怀疑是假冒伪劣产品!”2024年初,经烟草部门鉴定,进购了假烟的店主王先生报了警。

接警后,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经侦大队党员民警张学明与同事前往现场了解情况。王先生介绍,一个月前,两名男子上门推销香烟,进货价低于市场价,他便爽快答应。

张学明调取了店内监控录像,通过视频追踪,排查到这个由1名“经理”和6名“销售员”组成的假烟销售团伙。他们长期盘踞在武昌南湖一带,销售对象主要为武汉部分主城区的茶楼、网吧等娱乐场所。

“一些商户缺乏对真假香烟的鉴别能力,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进行非法销售,成了烟草部门监管的真空地带。”张学明说,打击犯罪不能浅尝辄止,为了将其背后的制假、供货犯罪链条一网打尽,必须“端窝点、断源头”。

张学明与其他党员骨干民警组建工作专班,对海量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侦查,逐个找到与嫌疑人曾经交易过的商户,再一一上门走访调查。

经过长达半年的视频跟踪,在充分掌握该团伙的犯罪事实后,专班民警陆续将51名涉嫌非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香烟的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两年内,与其交易的商户共70余家,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

张学明又立即带队奔赴嫌疑人交代的货源地广东陆丰。蹲守一周后,3名“上线”相继浮出水面。在其窝点内,民警发现了大量装有香烟的包裹。张学明顺藤摸瓜,扩大战果,捣毁作案链条,对相关犯罪嫌疑人进行了网上追逃。

“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即便案情再纷繁复杂,也绝不能放弃。这是对党徽、警徽的庄严承诺。”张学明说。


110+120的“化学反应”

武汉市公安局武汉经开区分局神龙派出所,地处经开区门户。该所党员民警杨宇负责的社区,社会形态多元,她每天都要处理各类纷繁复杂的大小事务。

2024年11月29日上午,居民王婆婆散步时不慎摔倒,120急救车把王婆婆送到附近医院时,她的左脸出现大片瘀血,左臂无法动弹。

“杨警官,我这里送来一位伤者,需要你的帮助。”当班医护通过“警医联盟先锋队”微信群紧急联系杨宇。“警医联盟先锋队”是杨宇与辖区医务人员组建的一支由党员带头的先锋队,旨在为市民群众送上更专业、更高效的安全健康服务。

“伤者没带手机,也没有家属陪同,现在已经神志不清,只记得自己的名字。”

“当务之急,是要确认伤者的身份信息,以便联系上其家属。”她立即赶往医院急诊室。得知王婆婆的全名后,杨宇通过警务后台信息查找,发现与其同名、年龄相仿的婆婆竟有数十人。

“您可以说出家人的姓名吗?”杨宇试着询问。此时,王婆婆只能用微弱的语气说出她儿子的姓名发音,杨宇尝试听音搜名,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人员信息。

杨宇转换思路,拍下王婆婆的面部照片传回分局,其儿子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终于被查到。

杨宇迅速与对方取得联系。当天,王婆婆的儿子正在十堰出差,随即请朋友来医院照顾母亲。

“这一跤摔得还不轻。”王婆婆的主治医生说,除了面部擦伤,其左臂还形成了两处骨折,“多亏杨警官及时帮忙联系家属,伤者的治疗非常顺利。”

警医联动,服务畅通。在杨宇的带动下,“110”和“120”在辖区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身为社区党员民警,保障群众的安全健康,是我要守好的底线。”杨宇说。


把“窗口”搬到床边

2024年6月13日上午,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民李女士来到身份证业务窗口,似乎有着难言之隐,“我女儿的身份证快到期了,但她脑部患病,行动不便,也害怕见人……”

此时,分局人口大队党员民警洪爽爽正在窗口执勤。“孩子不方便,我们可以到您家里办理。”了解情况后,洪爽爽立即说。

上门办,是人口大队党支部创新的为民服务机制,由党员民警带头成立“网谷优办”服务队,针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疾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次日上午,洪爽爽与同事携带笔记本电脑、相机、指纹仪等设备,来到李女士家中。谁知,一见到陌生人,李女士的女儿洋洋(化名)便紧张地哭了起来。

“来,洋洋,看姐姐手上这个小玩具,咚哒咚哒地,好玩吧……”洪爽爽一边让同事迅速架好设备,一边拿来拨浪鼓缓解洋洋的紧张情绪,并为其整理好面部仪容。随着相机快门的按动,一张面容端庄的证件照被定格下来。

洋洋长期卧床,手指无法自主活动,在指纹采集环节中,洪爽爽耐心地将其手指慢慢舒展开来。

“采集失败、采集失败……”由于洋洋经常啃噬手指,采集过程并不顺利,李女士也渐渐流露出了焦急的情绪。见状,洪爽爽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酒精和护手霜,细心地在洋洋的两只拇指上涂抹,最终成功完成指纹信息采集。

类似的信息采集流程一般仅需10分钟,而当天足足用了半个小时。“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李女士说,“洋洋以后还要办理户政业务,您还是来找我!”洪爽爽许下承诺。


“卖房还债”化纠纷

2024年11月18日晚,武汉市公安局驻黄陂区青云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董重带领驻村工作队走访蔡吴湾时,看到十余名村民聚集在一起发着牢骚。

原来,一家长期在本村经营的农业公司,拖欠村民共400余亩土地的流转租金长达7个月。

“请大家相信,我们一定会全力帮大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董重耐心安抚。

“群众的事无小事。如果连群众的钱袋子都守不住,这村,不驻也罢!”隔日,他便召集村“两委”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商讨处理办法。

11月21日一早,董重马不停蹄地带队在黄陂城区与村里来回奔走,找到涉事企业法人代表与实际经营负责人,并邀请涉事村民代表,召开了三方协调会议。

“我们不是不给钱,是有难处……”对方表示,因企业经营不善,现已资不抵债。

董重并没有强硬地要求对方出资,而是悉心帮其梳理资产存量。通过沟通协调,对方表示自己在黄陂城区有一套面积90平方米的住宅,同意卖房还租。

资产是有了,可房子怎么卖?董重急在心里。

“只能用土办法——吆喝!”他写了一则“售房广告”,积极发动村干部和亲友同事广而告之,遇到了意向买家,还化身房产中介,亲力亲为上门带看。

“33万,成交!”仅仅4天,董重便在黄陂区内找到了一位中意的买家,几番谈价后成功交易。

在董重的督促下,青云村168户村民终于拿到了被拖欠的16.95万元租金。至此,一起涉及群众利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顺利解决。(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孙泽宇 通讯员 刘建林 邹航 孙逊 黄孝益 谢威 王玮琳)

责任编辑:汪曦晔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