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以全域国土整治 绘富美荆州画卷
湖北日报 2025-01-27 09:34:29

冬日的荆州大地,孕育着即将掀起的新春潮。作为新一轮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目前,荆州市共有全域综合整治项目12个,建设总规模107.39万亩,估算总投资44.59亿元。近年来,荆州市采取走出去拓宽视野、聚拢来交流学习、沉下来总结经验、大督办推进进度等多种方式,保障指导项目顺利实施,全力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

据荆州市国土整治与征地事务中心主任彭晓军介绍,目前荆州市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总体完成进度为72%,其中2018年度公安县孟家溪镇项目、2020年度沙市区岑河镇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项目建设成效明显,项目区群众已开始受益。结合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全市正开展万亩“小田并大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试点工作,已基本形成荆州区项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公安县项目的“小田并大田、一户一田”“稻虾稻蟹共生”等特色亮点,各项目建设成效初现。

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盘活八岭山镇存量建设用地资源104.92亩,其中位于杨场村、朱家岭村、北湖桥村、三桥村共计5宗地已入市交易,总面积41.97亩,成交总价1498.7万元,成交单价35.71万元/亩,入市后主要涉及餐饮民宿、森林美术园、采摘园、加工合作社等,增加当地的经营性收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相互赋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如今的荆州农村,村容村貌、农村道路和农业基础设施都经历着改变,一幅和谐、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其中,在推进市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中,市国土整治与征地事务中心全力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保障指标。截至2024年底,全市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立项16个、0.72万亩;验收56个、1.64万亩(其中水田1.02万亩);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立项8个、0.42万亩;验收11个、改造成水田面积0.86万亩;项目备案入库160个,生成补耕数量指标2.34万亩,占全省补耕指标备案总数的14.01%,居全省补耕数量指标完成数第二,水田规模3.42万亩,占全省水田规模备案总数的16.57%,位居全省水田规模备案完成数之首,为全市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提供要素保障。

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市农业用地更加集约高效,在空间布局上优化,通过流转的方式把土地集约起来,让土地产值和产能“活”起来,实现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公安县麻豪口镇黄岭村“一户一田”改造,已增加集体机动地325亩,黄岭村通过项目实施后土地集体年收入破百万元。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