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玲、欧阳雪、熊晓云)枣花开,新年来。花馍,又称“面花”,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面塑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地区逢年过节都要“蒸花馍”,寓意蒸蒸日上、吉祥如意。近日,襄阳市粮食幼儿园大米班的小朋友与面粉相约,通过制作花馍,体验过年的仪式感,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制作花馍,是指尖上的艺术,文化上的传承。孩子们通过视频、图片欣赏了各种样式的花馍,详细了解了花馍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巧做花馍。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孩子们走进食育坊,穿戴整齐,小厨师们要开工啦!孩子们把水加入面粉中,搅一搅、揉一揉,面粉像是被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面团。取出面团通过揉、捏、团、压等多种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再放上香香甜甜的大枣。
香喷喷、热腾腾的花馍从蒸箱端出,个个千姿百态,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年味儿好似更浓了。一起来品尝吧,幸福和自豪溢于言表。
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亲手制作花馍,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体验舌尖上的年味以及食物背后的情感和温度。一个个冒着热气的花馍,承载着孩子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