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肖丽琼)发展向前,民生向暖。1月22日,湖北召开2024年湖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湖北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张杰业从三个方面解读了湖北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的新成效。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基础牢固供给充足。过去一年,全省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持续发挥全国重要农产品“基地”作用,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等供给充裕。全年粮食总产量557.07亿斤,比上年(下同)增长0.3%,连续12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达近6年新高。扛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大省责任,适应日益多元食品消费需求,在发展中调结构增效益,不仅守住“安全底线”,更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幸福高线”。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发挥生猪、禽蛋等产业优势,壮大优势农产品产业链,相关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均有所提升。全年生猪出栏4431.43万头,产能继续位于近年来高位;猪牛羊禽肉和禽蛋总产量704.1万吨,增长4.6%;水产品、园林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4.5%、3.4%和2.7%。年末生猪存栏2520.6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绿色合理区间,后期产能巩固,主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基础更加扎实。
产业发展赋能聚势,共享成果可感可及。着力壮大富民产业,推动十大农业重点产业扩链集群,培优壮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业企业创新发展,产业兴旺有效提升乡村振兴“含金量”。全年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共分配扶持资金4亿元,在盘活用好村集体资产、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优化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在省内就业外出农民工人数596.7万人,占总数的54.7%,超过省外就业人数;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就业人数分别增加6.7%和11.5%。县城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加速推进,让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全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半径缩小的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0%,快于城镇居民1.6个百分点。脱贫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强村富民注入了新动力。
城乡区域协调共进,共同富裕真实真切。2024年,全省继续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全省民生支出连续11年保持在75%以上,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办好一系列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的大事好事,10大类52项民生项目超前兑现,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足。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过去几年间全省公共服务优质化、共享化水平逐年提高、均衡发展,市域内和县域内差距不断缩小,你我身边的民生进步,一个个可知可感。共同富裕多元投入加力见效,有效牵引地区、城乡、收入“三大差距”同步缩小。2024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08,较上年同期缩小0.03,连续8年呈下降态势。地区收入差距有所下降,收入最高的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与收入最低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差值较上年缩小0.02。
-
回复